司馬懿政變的時候,為何沒有支持曹家的將領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政變的時候,為何沒有支持曹家的將領呢?

曹操集團的內部,寒門和豪門之爭一直存在。擴張時期,曹操要迅速擴張勢力要有各路能人,於是開始推行唯才是舉的用人策略,這就大大侵害了豪門大族的利益。因此,官渡之戰時,曹操陣營有大量士族與袁紹有書信往來。奈何曹操太牛叉,士族集團有賊心沒賊膽,但心裡是不服氣的,和寒門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重,臨終前在洛陽崇華殿召見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三人共受遺命輔政。魏明帝即位後,司馬懿帶兵征討圍攻江夏的孫權,大敗孫權軍,進封驃騎將軍、舞陽侯;而此時的曹爽因為是宗室子弟,和魏明帝關係親近,才被封為散騎侍郎。

司馬懿是曹魏權丞,政治家,軍事家。城府極深的謀臣,執政逐步削弱曹操後代掌握軍權的實力,曹家只撐握少數老弱兵士,大權在握的司馬懿擁有重兵,從上到下,都有司馬懿的心腹干將,一舉兵一呼百應,就很容易推翻曹操後人的政權。加上曹操後人的謀略膽實軍隊不及司馬懿後代,是必敗無凝的。

張郃不死,司馬懿成不了事。張郃是保皇派,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將領服從張郃將軍。張郃之死,司馬懿再幹掉曹真,基本魏國軍隊都服從司馬懿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