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被稱為「武聖」,五虎上將之首,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他斬殺大將顏良,生擒於禁,斬殺龐德,威震四方,功績卓越。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殺。
因為賢弟關羽的死,吳蜀聯軍反目成仇,展開了一場大戰。吳國將領孫權的謀士參謀張昭為孫權出謀劃策,讓孫權把關羽的頭割下來,寄給曹操,把關羽的死嫁禍給曹操,讓蜀國去攻打魏國。然而這步棋卻大錯特錯,曹操乃愛才之人,在之前關羽為曹營降將時曹操對其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曹操在收到關羽的頭顱後,便立即將關羽以諸侯之禮葬於洛陽,誠意十足。此事被劉備知道後,劉備對東吳便更加怨恨了。
曹操身為一代梟雄,將「禮」這個字做到了極致。古時候有一個詞叫做「先禮後兵」,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先用禮貌的態度,這樣才能佔據道德的制高點。
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得體的禮儀,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擁有的品質。在古代,所有禮儀都是出自對別人的尊重。在傳統意義上,禮儀得體代表著道德的高尚,長幼之間,男女之間,老少之間,師徒之間,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禮儀。擁有得體的禮儀,會讓你顯得溫文爾雅,讓別人對你充滿尊敬。
在現代生活中,有禮貌的人會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讓人不自覺的對他表示尊重和支持。擁有高尚禮儀的人在生活中是一個可以值得信賴和托付的人,這樣的人在工作中也常常被委以重任。話雖如此,但我們也不能將禮儀作為一種工具,一味地奉承,恭維,拍馬屁並不能算是禮儀。真正的禮儀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都保持自己的狠毒,散發出自己的魅力,用自己的光芒去征服別人。如果一個人目無尊長絲毫沒有禮儀可言,那他必定不會在工作和生活中順利。
《論語》有言道:「不學禮,無以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
在現在這個信息與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言論自由表達肆意的時代,很多人都忘記了「禮」。許多人在網絡的評論中發洩著自己的不滿,散播著自己的情感,卻不知道萬事「禮」當先。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別人衡量的標準,保持禮儀才是正確的處事之道。我們要知禮用禮,不卑不亢,不犯下如孫權的錯誤,獲得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