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年,劉備和劉璋關係徹底破裂,兩人開始了益州(四川)爭奪戰。讓人難以相信的是,在法正、張松的內應之下,在龐統、諸葛亮、五虎將的幫助之下,劉備花了三年才打下四川。在這一戰中,劉備軍師龐統還被劉璋殺死。最終,在「城中尚有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鹹欲死戰」的情況下,劉璋不想百姓再有死傷,於是主動投降,部下痛哭流涕。
所謂風水輪流轉,公元263年10月,魏國進攻蜀國,由於姜維鎮守劍門,讓魏國不得寸進,兩軍處於僵持階段時,鄧艾挑選萬餘精銳,繞道劍閣西走過七百餘里的陰平小路,在擊敗諸葛瞻率領的2萬蜀軍之後,同年11月就兵臨成都城下。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時劉禪沒有選擇抵抗,而是選擇了投降。從鄧艾走陰平小路到蜀國滅亡,區區不到2個月。
劉備三年才打下四川,鄧艾卻只用了2個月,劉禪為何輕易投降?最傳統的一種說法是扶不起的阿斗,劉禪太蠢太笨太軟弱,所以葬送了大好局勢。其實,這一種看法值得商榷,不妨看一看當時蜀國滅亡之前的實際情況!
從軍事上看,蜀國有兩個問題,一方面是虛內實外,就是內部軍力空虛,重兵布放邊疆,隨時準備北伐,一方面是蜀國人才凋零,缺少坐鎮著名將領。
宋朝是虛外實內,蜀國卻是相反,大軍雲集在邊疆,這裡面是不是有陰謀,就不太好說了。公元238年—262年之間,姜維隨時準備北伐,一共進行過11次,因為姜維繼承丞相遺志,時刻想要收復中原,就必定重兵雲集邊疆,隨時準備出發,這就必定削弱內部防衛力量。
所以,鄧艾萬餘兵馬突襲時,諸葛瞻只能率2萬兵馬應戰,由於是野戰被全殲,所以很可能與軍隊戰鬥力太差有關,畢竟鄧艾遠道而來,又以輕兵為主,怎麼想都很難贏。這一戰的慘敗,以及朝堂之上缺少真正對敵之策,也可以看到蜀國人才凋零,軍中缺少定海神針。
從民心上看,蜀國百姓可謂是不堪重負,幾乎不可能像劉璋時期的「吏民鹹欲死戰」,比如這兩點:一方面是連年征戰,幾乎沒有平安的日子,一方面蜀國官府的掠奪政策。
214年劉備拿下四川,一直到263年滅國,中間有50年時間,但蜀國除了贏得打了2年的漢中之戰,和姜維2次北伐的小勝之外,其他幾乎都是失敗。關羽之敗,夷陵之敗,諸葛亮五出祁山之敗,姜維有9次北伐失敗.....蜀國那麼小,經得起如此慘敗嗎?失敗的後果又是誰承擔?
軍事失敗之外,蜀國對百姓的壓搾也幾乎到了極點,最典型的是直百五銖錢的出現。以前是一枚五銖錢,如今重量一樣,將上面的字改成「直百五銖」,就變成了100錢。可見蜀國掠奪之狠,在這一貨幣掠奪之下,估計別說百姓了,就是很多世家大族也是怨恨不已。
從百姓承受能力上看,蜀國幾乎到了破產邊緣,百姓負擔之重超出了想像。和魏國、東吳相比,蜀國才是真正的窮兵黷武。
唐朝杜佑《通典》中整理記載: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就這麼一點人口,卻有10多萬士兵,而且還有四萬官吏,蜀國能富裕嗎?而且,即便如此,蜀國還不停的北伐、不停的戰爭、不停的失敗。由此可見蜀國百姓負擔之重,絕對古今罕見。
鄧艾兵臨城下,劉禪想要逃往南方時,譙周說了一席話,其中有這麼一句:
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偪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今以窮迫,欲往依恃,恐必復反叛。
諸葛亮沒有南征之前,不用上貢稅賦給官府時,還經常反叛,如今「供出官賦,取以給兵」,都被壓搾的生出怨氣了。你如果逃往此處,必定會導致他們造反。
從內部凝聚力上看,蜀國可謂一點都不平靜。蜀國內部有三派:劉備進川的荊楚集團,後來以諸葛亮為代表,以李嚴為代表的東川集團,以譙周為代表的益州本地集團。
劉備在世時,雖然重用荊楚集團之人,但其他兩派總歸還有奔頭,比如劉備臨死前,任命諸葛亮和李嚴輔政。但劉備死後,卻變成了一家獨大,其他兩派遭到嚴重打壓。所謂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的「蜀漢四相」,其實都是荊楚集團之人,其他兩派根本無法染指。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換言之,諸葛亮認為荊楚派都是「賢人」,暗示其他兩派是「小人」。這一做法也導致蜀國內部派系不合,權力鬥爭很激烈,說到底就是內部凝聚力太差。
正因如此,當鄧艾率數千魏軍兵臨城下時,益州本地集團、東川集團,甚至包括百姓之類,都不願抵抗,反而可能會打開城門投降,所以劉禪感到不安全,才想著逃往南方。如果劉禪處境像當年劉璋一樣,只要稍微抵抗一下,鄧艾可能就陷入絕境,蜀國至少暫時不會亡。
由於逃往東吳過於恥辱,也無法逃往南方,內部又不穩定,所以在無奈之下,劉禪才不得不選擇投降。有學者感慨,不是劉禪想投降,不是大臣沒節氣,而是形勢所逼,劉禪無路可走!再堅持下去,可能內部就有人給他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