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董卓為人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坊間市口流傳的三國歷史中,董卓的形象一直都是荒淫無道,殘暴不仁,背信棄義的典型代表,擁兵自重,趁亂逼宮,殘害帝后,把持朝政,廢了漢少帝,立了與自己更親近的漢獻帝劉協,種種劣跡讓他在三國的讀者心中變成了心中十惡不赦一直無是處的大惡人,但是一個人可以做到位極人臣,權傾朝野肯定是有其過人之處,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在真實歷史上的董卓的真正模樣,是國之大賊,還是雄才大略。
1.身經百戰的青年戍邊英雄
董卓長大的地方在少數民族羌族和鮮卑人聚集地附近的隴西地區,屬於漢朝的邊境,那裡人人彪悍,大多英勇善戰。董卓年輕時遊歷四方仗義疏財,經常到羌人部落遊玩,廣交各部。等到董卓回鄉耕種,有些羌人就會時常回來看望他,仗義疏財的他熱情的請他們回家,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款待客人,董卓就毫不猶豫的把家裡耕牛殺掉做成肉食來款待這些首領。羌人首領們得知這是董卓家裡唯一耕地用的牛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就靠這牛來支撐極為感動,回去到部落後湊了千頭豬馬牛羊贈與董卓,等到董卓成年後,因為力大無窮,馬上奔馳是仍可左右開弓,武藝高強,被隴西郡府征去,負責維護地區治安。
而當時時局動盪,背面的匈奴人屢屢進犯,截殺擄掠,蹂躪百姓,涼州官府就任董卓為從事,帥兵征討匈奴董卓領兵大破匈奴,斬敵千人。公元166年鮮卑人與羌人合兵一處起兵造反,與漢朝政府作戰。公元167年冬,少數民族聯合軍進犯漢朝領地,時任司馬的董卓和尹端出兵攻伐,斬其首領,俘虜萬餘人大勝而歸。董卓因功升任郎中,朝廷賞賜了很多的布和金銀,董卓自己沒留分毫,全部分給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當時所有少數民族都畏懼董卓的威名不敢進犯漢朝,那時的董卓名副其實的戍邊英雄。
2.審時度勢的大陰謀家
公元189年,受何進、袁紹所召,董卓率領涼州鐵騎進京討伐宦官。行軍到半路,大將軍何進就被宦官所害,董卓加急行軍終於在北芒除掉宦官餘黨立救駕之功,回到洛陽就憑其救駕之功和手中軍隊慢慢掌權。用計謀離間呂布丁原,留呂布為己所用,不多時就奪去了附近兩大軍閥的兵力,軍事上控制首都後,就開始在政治上收買人心,逐漸得到認可話語權。先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自封太尉,統管全國軍事和前將軍事務。又躍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權,利用職權,結黨營私,任免中央、地方的各個官職。為了得到跟多的支持,針對文臣與宦官發生黨爭都失利,大多被下放這件事,董卓上位後利用職權積極為諸多臣平反,官復原職,又重點提拔像他靠攏的人,就連文人標桿蔡邕也重新重用,幾番動作,董卓基本上控制了漢朝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當時東漢王朝基本上都處在的控制之下。審時度勢,雷霆出擊,掌控政局,圖謀天下,何等謀略。
3.利慾熏心的殘暴軍閥
可好景不長,權利越來越大,野心和慾望就越無法壓制,後來董卓權利達到了可以為所欲為的時候,無限膨脹的他就開始荒淫無道、殘暴不仁,隨著自己的肆意屠殺官員,宰殺平民,只要是誰讓他有半點不快統統要死,每日享樂,沉溺在酒池肉林之中,引起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被迫遷都長安。令人髮指的是遷都之前竟然一把火焚燒了洛陽了。最後罪孽深重的董卓終於死在了義子呂布之手。
我認為雖然董卓死有餘辜,但是對於董卓的評價,我們不能只看他的殘暴淫亂和荒唐,更重要的是看到他為什麼可以掌控天下,權傾朝野,看到他軍事上的攻無不克、政治上的步步為營,如果董卓真的一無是處又怎能兵行至距京城二十里地方按兵不動,帶局勢混亂天子被俘在完美的時機出現,立下救駕大功,自此平步青雲呢?在混亂的時局中迅速崛起的董卓有太多的知道的學習的地方,只是以一個國之大賊的名字扣上去,對他一生的是非功過並不公平。
我覺著董卓固然殘暴,淫亂荒唐,殺人無數,但是他本人確實是一名梟雄,能被評為國之大賊的能有幾人,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滿朝文武,其文治武功都遠非常人能及。可是性格決定命運,無論他武功再高,謀略再驚人也逃不過他性格上的弱點,如果董卓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在權傾朝野時廣數恩德,專注民生,從成為一個國之大賊變成一個雄才大略的開國之君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