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學習歷史上的選官制度時,都會提到一個詞,就是科舉制度之前的的「九品中正制」,雖然經過不斷發展,但是仍舊有利有弊,最終被科舉代替。而這種制度的創始人就是三國時期的陳群。陳群原本投靠了劉備,做豫州別駕,而後來曹操入主徐州時,他卻又被曹操拉走。這樣一個有所作為的人,為什麼最終會選擇曹操而不是留在劉備帳下呢?
若說起三國時期先投劉備,後仕曹操的謀士參謀,大家自然會想起化名單福的徐庶。當然在歷史之中,徐庶並沒有化名,這是羅貫中的誤解。而且當時徐庶很早就給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兩人還曾一同在劉備手下共事。後來曹操想得到徐庶,將其母直接抓到許都,逼徐庶到許都。只不過徐庶在曹魏陣營不能說一無是處,至少他最後還是做了御史中丞的,雖說算不得大權在握,至少也算怡然自得。但今天要說的這個謀士參謀,也與徐庶有相似的經歷,只不過他在歸屬曹操後,前後共輔佐曹氏祖孫三代,可謂人生圓滿,此人就是陳群。
陳群此人最為出名的,就是曾在曹丕登基後提出了「九品中正制」,同時也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可謂身負大才,但是這樣的人才,為何在投身劉備後又離去了呢?
說起來,這件事是劉備自己的問題。當初徐州牧陶謙推薦劉備做豫州刺史,劉備受命後,就在小沛安札下來。而由於劉備素有仁義之名,加上從漢獻帝劉協那裡騙來了正統劉皇叔的身份,因此當時他以此為名招徠有才學名望的有識之士時,一眼就相中了久負盛名的陳群。而當初陳群見劉備真誠可靠,胸懷大志,是一個可以跟隨的人,於是答應了劉備的請求,做了劉備的別駕從事。
後來陶謙病重,準備將徐州對劉備拱手相讓,而劉備之前在民間素有名望,因此當時徐州牧舉州迎劉備。劉備自然非常開心,畢竟自己征戰大半輩子,終於不用寄人籬下了。於是他當即準備接手徐州,但就在這個時候,陳群阻止了他。
陳群一直對天下大勢十分關注,他認為目前勢力雄厚的袁術居於淮南,對徐州虎視眈眈,此時佔領徐州,直接等於與袁術為敵。而劉備手中的勢力完全無法與袁術這個老牌割據勢力抗衡。即便能依仗守城的優勢,堪堪將徐州守住,對徐州同樣看在眼裡的呂布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要知道呂布近在咫尺,一旦他偷襲劉備後方,只怕徐州最終落入誰手,尚未可知。
只可惜劉備當時正高興著,沒有聽取成群的建議,最終被袁術與呂布夾擊敗退。而經歷這件事後,陳群也逐漸看清劉備的為人,與自己的父親離開劉備,到徐州避難。等後來曹操攻佔徐州,殺死呂布,親自迎接陳群時,陳群順勢入了曹營,最終封侯拜相。可以說,正因為劉備的目光不夠長遠,不遠聽信逆耳忠言,這才錯過了以為當時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