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曹又叛曹的關羽到底是假忠義還是真小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降曹又叛曹的關羽到底是假忠義還是真小人

「義氣薄雲天生不二心漢先主,忠肝貫金石後有千秋岳鄂王。 」這是掛在上海關帝廟內的一副對聯。關羽的忠義歷來為人稱道,《三國演義》更是將之無限放大,最能體現這一點的便是關雲長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尋主情節。

但一個問題是,如此忠義的關羽為何沒有像龐德一樣寧死不屈,反而卻投降了曹操呢?縱然時間不長,但這畢竟是一個無法抹去的人生污點。

《三國演義》為了將這段歷史洗白,先是讓張遼上場,指出關羽的三罪:

遼曰:「當初劉使君與兄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使君方敗,而兄即戰死,倘使君復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復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劉使君以家眷付託於兄,兄今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卻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

關羽被張遼的一番說辭打動,但仍要約三事,不然誓死不降:

公曰:「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

曹操思慮許久,但還是答應了這三條,於是關羽才最終投降。

▍陳亮:「夫關羽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此其勢甚易譎也。」網絡配圖

不過,我們仔細看一下「屯土山約三事」,就會發現關羽投降的三條理由都有很大問題。

其一,降漢不降曹。漢獻帝在許都,朝政實際由曹操把控。降漢難道不就是降曹嗎?所謂的降漢不降曹,純粹是掩耳盜鈴。更何況,降漢的說法本就是滑稽至極,難道說劉備一行曾是叛軍嗎,否則何須投降漢朝呢?

其二,為了保全二位嫂嫂。《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的這次東征,先是攻打駐紮在小沛的劉備,之後才是進攻屯兵下邳的關羽。而劉備的妻兒是跟隨他一道住在小沛的,並不在下邳。當劉備失敗跑路後,妻兒便已經被俘虜了。所以為了二位嫂嫂投降的說法不符合歷史。

其三,為了等待劉備可能的東山再起。這個理由或許有,但也有些牽強,比如關羽為何不棄城而走,去尋找劉備呢?本文為三國中文網原創,未經三國中文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很明顯,羅貫中為關羽投降所煞費苦心編製的三條理由,大體並不成立。因此,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可能的真相:關羽投降或許並沒有太多的隱情,他與張郃、黃權等的投降恐怕差別不大。

然而,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他後來又不顧曹操的高官厚祿,毅然去跟隨一個前途未知的劉備呢?這不正是忠貞不二的完美體現嗎?

《蜀記》裡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劉備被呂布打敗後投降了曹操,並與之一道進攻呂布,將下邳重重圍住。這時候,呂布讓下屬秦宜祿來求救。關羽因此向曹操請求:我的妻子沒有生子,破城時,希望將秦宜祿妻子許給我。

曹操允諾了。之後,他又幾次向曹操說到這件事,這反而勾起了曹操的興趣。於是破城之後,曹操先讓人把秦妻送到自己帳內。這一看不要緊,曹操立刻就自行笑納了。關羽知道後,心不自安。

很多人根據這件事推測,關羽其實是不滿於曹操的言而無信,且羞愧於堂堂大丈夫卻連一個女人也保不住,因此便離開了曹操。

▍王夫之:「吳、蜀之好不終,關羽已死,荊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國之離,無忌而急於篡,關羽安能逃其責哉?羽守江陵,數與魯肅生疑貳,於是而諸葛之志不宣,而肅亦苦矣。肅以歡好撫羽,豈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併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諒,故以知肅心之獨苦也。」網絡配圖

這又未免把關羽看的太低了。其實,《蜀記》記載的這段故事頗有蹊蹺,可疑之處在於這四個字:心不自安。關羽固然是求妻不成,最後被曹操佔有了,但這件事充其量不過是一段小事,為何會因此心不自安呢?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吧?

當我們看《華陽國志》的相關記載後,這一切才真相大白。《華陽國志》同樣記述了關羽求秦妻不得的事情,不過緊接其後又記述了另一件事情:

之後劉備和曹操一道打獵,關羽想要在打獵途中殺掉曹操。劉備為了天下大義,沒有聽從。因此關羽常常心懷恐懼。曹操觀察到他神色不安,於是使張遼詢問緣由。關羽歎息道:「我當然知道曹公待我優厚,然而我曾經受劉將軍厚恩,發誓要同生共死,怎麼能違背呢。我最終是不會久留的,一旦報答了曹公的恩情,我便離去。」本文為三國中文網原創,未經三國中文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原來,關羽曾經立勸劉備殺掉曹操,或許是由於秦妻問題而憤憤不平,或許有其他原因,但劉備最終沒有聽從。原因當然也不是什麼天下大義,否則他後來也不會參與董承所謂的衣帶詔事件。這件刺殺雖然沒有實施,但卻成了他的一個隱憂,因為擔心被告發,所以常常惶恐難安。

▍毛澤東:「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網絡配圖

在這種情況下,當得知劉備生還的下落後,關羽知道自己必須離開曹操了。不然,劉備或許不會說,但無法保證劉備身邊之人不會將當初的刺殺謀劃洩露出來。那麼的話,曹操還會安心重用自己嗎?

所以,即便沒有忠義二字,關羽也是不得不走。當然,離開的理由仍然是以忠義的名義。本文為三國中文網原創,未經三國中文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