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三國軍師,有一個地方一定繞不開——穎川。穎川是三國時期最大的謀士參謀集散地,備產精英,各路諸侯營中的謀士參謀十有六七處於此地,當時有「汝穎多奇士」之說。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郭嘉、徐庶、司馬徽、戲志才,鍾會、鍾繇等,當然還有大族荀氏的荀彧、荀攸等人。所以,我們今天先從曹營的兩位穎川人,荀彧和郭嘉講起。
荀彧,字文若,穎川穎陰人。《三國誌》,將他、他侄子荀攸和賈詡,合傳列為曹操首席三大謀士參謀。是曹營內首屈一指的內政高手,不常跟著曹操上戰場,而長於「居中持重」,負責軍國之事的調度籌劃。但他又是不同於一般謀士參謀的存在,《三國誌》將他列為魏的謀臣,《後漢書》裡他卻被當漢臣對待,也許他終究知道漢朝不可復興,因而只是輔佐曹操,為漢朝延了二十幾年命。荀彧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曹操的合夥人,幫助曹操解決了一些軍閥,但在曹操蕩平天下露出野心後,鬱鬱而終。
這位「王佐之才」究竟是什麼來頭呢?答案:高門望族。穎川荀氏是漢晉時期的主要士族之一。荀彧出生在一個士大夫官僚世家,家族中在中央做文職高官的有很多,其父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並且荀氏一直與皇室保持親戚關係,綿延兩晉,聯姻之家不是皇貴,就是當時一流的士族。並且,世家大族要取得社會承認,須符合當時社會價值取向,通俗點說就是得「有文化」,否則即使是大族名門,為官陞遷也會惹人譏議。荀彧年少即有才名,家族又是荀子之後。因此,無論是從婚宦還是文化上來考察,穎川荀氏都稱得上是「名門望族」。
要說荀彧到底為曹操做了什麼,能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人自然不是吃素的。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在戰略上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在戰術上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功績;在政治上又善於舉薦人才,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都是當時名士。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下面再說曾被荀彧引薦的穎川老鄉——郭嘉。郭嘉字奉孝,穎川陽翟人。郭嘉與曹營中算無遺策的荀攸、賈詡兩位比,更偏判斷型,擅長對對手的心理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在宏觀上把握戰爭時局,最大化地追求效率。比如勸曹操打袁紹、打呂布、料中孫策之死,後來對袁譚兄弟的間隙、奔襲烏丸等事,郭嘉主要的工作是勸曹操「要不要這麼打,要不要撤兵」。
再說郭嘉的出身,魏書對於嘉出身並沒有多話,只有「郭嘉字奉孝,穎川陽翟人也。」郭嘉是穎川陽翟人,陽翟郭氏是穎川士族之一,想必郭嘉的出身雖不像荀彧這種大族名門,但也算不上寒門,應屬士族中人。
曹操與郭嘉初見時,郭嘉一氣呵成「十勝十敗」。曹操聽得熱血沸騰,感歎:「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此時,郭嘉年僅 29 歲,便成為曹營最年輕的謀士參謀。曹操久攻不下呂布人心思退時,郭嘉不以為然,放水困了下坯,呂布一世梟雄告於段落。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攻其二子,連戰連捷。將領無不主張趁勢徹底掃蕩二袁。而郭嘉卻力排眾議,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間的矛盾,建議曹操回軍裝做南向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果然二袁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機回軍北攻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贏的輕鬆順利。
郭嘉最終在曹操遠征烏丸班師時,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患疾病去世,年僅38歲。《三國誌》記載:「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太祖問疾者交錯。及薨,臨其喪,哀甚」。這一年,是公元 207年。這是個特殊的年份,兩位重量級謀臣郭嘉和諸葛亮擦肩而過,郭嘉撒手離去,諸葛亮卻正式出山。這兩人在三國謀臣中也最常被拿來做比較。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千古一相」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諸葛亮於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本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但諸葛亮3歲喪母,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叔父諸葛玄來到了荊州。
諸葛亮被他的死忠粉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大為美化後,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智的化身,是民間概念裡呼風喚雨的智者形象。但所謂「一粉頂十黑」,等人們慢慢接觸正史,發現諸葛亮並沒有《三國演義》那麼翻雲覆雨算陰陽盡在掌握,便不免生逆反心理。因此最近,批評諸葛亮的人越來越多。但這樣很容易讓一個形象,從被高估轉而到被低估。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諸葛亮的能力究竟怎麼樣?我們從幾個角度來看:
1. 治世才能:諸葛亮,是個賢相。
《三國誌》裡將諸葛亮與管仲、蕭何、子產這些前代神話宰相相提並論。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為蜀漢實際的統治者。他撫慰百姓,規定禮儀,確立官職,制訂製度,整個蜀漢對諸葛亮「畏而愛之」。他給劉禪安排的董允、費禕、蔣琬幾位將領,使諸葛亮出征在外,朝廷照常運轉;諸葛亮死後,又讓蜀漢朝廷穩穩運轉了三十年。相比曹魏和東吳的內政動盪,蜀漢直到滅亡,未曾內亂。
2. 軍事才能
陳壽說:「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於是,對諸葛亮的爭議,聚焦於其軍事才能究竟如何。
張佳瑋曾在文章中列舉諸葛亮的征戰成果「諸葛亮北伐,得到三郡響應,馬謖街亭違背諸葛亮命令,敗北,諸葛亮退兵。
諸葛亮攻陳倉,糧少退兵。魏國追擊,王雙被斬。
諸葛亮派陳式取了武都、陰平二郡,從此這兩處半永久歸於蜀漢統轄。
諸葛亮北伐,司馬懿親自督率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來戰,諸葛亮退兵,張郃追擊,被射殺。」
史書說諸葛亮用兵,「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兵法嚴整,不擾百姓。至於他的屯營佈陣,更是傑出,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去看他的營壘佈局,仍感歎「天下奇才也」。
3. 私人品德:堪稱完美。
諸葛亮曾跟後主說過,他的財產,合計是成都的八百株桑樹和十五頃薄田,死時不會留下多餘財產。到他故世時,確實如此。諸葛亮歿後數十年,西川人民仍在念叨諸葛亮的好,彷彿西周人民歌頌周公召公一樣,把他當聖人看待。
綜上所述,諸葛亮長於治世、安邦定國之術。其政治才能無以倫比,軍事才能也有很高造詣。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最後,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人。和諸葛亮抗橫多年,又智奪大權,為西晉建立和統一三國開創了基業。
司馬氏家族在東漢末年很明顯地經歷了「從武入文」的過程: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穎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因此,司馬氏不能被稱為「世家大族」,而是由「地方豪族」進而成為「魏晉士族」,最終成為「皇族」的。河內司馬氏在當地屬於一流豪族,但因無世傳學問,在名望上不算頂級。
司馬懿嚴格來說,並不能稱他為軍師或者謀士參謀,他並不效忠於誰,它的最終目標一直是權力。他謹小慎微、擅長等待。在第一次被曹操徵召時,稱病不去,冒著危險臥床七年,為的是規避出仕可能帶來的風險。一直等到袁紹勢力全滅,司馬懿才決定投奔曹操陣營。但即使入了曹營,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長達十二年時間裡,司馬懿也沒有在大事上有所作為。
終等到曹丕上位,憑之前多年朋友交情,才獲得屢屢陞遷。但司馬懿此時並無意成就什麼耀眼的功業,他要的僅是陞遷。終於,他的韜光養晦沒有失算,曹丕死時,指定的三位顧命大臣,是曹真陳群司馬懿。讓曹丕沒想到的是,司馬懿迅速取得兵權,遷驃騎將軍,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並且迅速取得一系列軍事勝利,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
真正的司馬懿這時才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太和四年,司馬懿遷大將軍,一年後,曹真死。這個時候,司馬懿開始打起了大權獨攬的主意。魏明帝托孤之後,司馬懿已是四朝老臣。當年那些他需要仰視的重臣一個個死去,甚至世上已經不剩下幾個人能和他平起平坐。他的野心是一步步積累起來的,到此時,已經不可收拾。
所以在小編看來,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你才能了得又如何,只是青史留名罷了,可是仲達之才,四朝老人本屬難得,心中有執念敢他人不敢而為之,其實已經超越一個軍師該有的「本分」。本文為三國網原創,未經三國網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