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直心存漢室,當初為何不選擇跟隨劉備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荀彧一直心存漢室,當初為何不選擇跟隨劉備呢?

無論是演義、影視劇還是其他,但凡說到三國,就不能不說曹操;而說到曹操,又常常會提到他的重要謀臣如郭嘉、荀攸、賈詡、程昱、荀彧等等。這五位謀臣中,前四位與曹操並無隔閡,唯有荀令君荀彧,最後與曹操決裂。曹操在賜荀彧一空盒之後,荀彧服毒自殺,至今仍然很多人倍覺惋惜。

為何會這樣呢?可以說,是因為兩人信念不同。

荀彧雖然誠心輔佐曹操,但其實心存漢室。古人忠孝觀念很重,尤其是文人士子,荀彧身為穎川荀氏世家大族之人,一直都希望能夠再次匡扶漢室,中興漢室。但曹操不一樣,晚年的曹操,見漢室恢復無望,遂急於稱王,想著給兒子鋪好路,穩定北方,他甚至有想過稱帝。

荀彧自然容不得這種事情,但又無力改變,加上曹操所逼,所以只能選擇自殺。

但是,回過頭來想想,荀彧既然一直心存漢室,當初為何不選擇劉備呢?要知道劉備不但是漢室宗親,而且一直抱著匡扶漢室的信念,多次失敗卻百折不撓,直到最後曹丕都代漢自己做了皇帝,劉備還是建立季漢,硬生生把漢朝國祚又延續了40多年。

其實,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最終促使荀彧選擇了曹操。

第一,曹操有實力

儘管在起初,曹操的實力比不上袁紹,但實際上曹操也是胸懷大志,而且他有眼光和謀略,不是像袁紹那種色厲內荏,為小利而忘大義,也不是像袁術那種一心想稱帝,絲毫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事實也證明了曹操,他擒呂布、滅袁術、敗袁紹,馬踏塞北,劍抵遼東,不但消滅了北方大大小小的實力,而且最終統一了北方,也擋住了鮮卑等胡人的鐵蹄。

第二,最初曹操還是心存漢室的

曹操曾公開過自己的想法和志向,那就是《讓縣自明本志令》。這篇令文寫於公元210年,當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但是被很多人抨擊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後來他就發了這篇文章,其中一句如下:後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意思是,我曹操後來陞官為典軍校尉,更想為國家殺賊立功,也想封侯做個將軍,死後我的墓上面題刻著「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就滿足了。可見曹操起初並沒有野心,也想著匡扶漢室。

為什麼荀彧在191年離開袁紹而選擇曹操?

那一年,討董聯盟失敗,唯有曹操是全心為漢室的,其他人心思不在討伐董卓上,而是發展自己勢力。董卓遷都長安時,曹操認為是擊敗他的好機會,可惜沒人願意去,只有曹操拚死去追擊,結果在滎陽被打敗。這些都說明,曹操起初和荀彧一樣,心存漢室。

第三,劉備沒有實力

劉備是個英雄,這一點曹操看出來了,同時代的人對劉備都是豎起大拇指的,也都承認他的漢室之後身份。,但是有一點,劉備早年不得志,顛沛流離幾十年,直到47歲之後,他請到諸葛亮輔助自己,才算站穩腳跟,有自己一畝三分地。

沒有實力,在亂世很難生存,若非諸葛亮逆天改命,恐怕誰也不太看好劉備。荀彧自然也是,心存漢室的人很多,他總得選一個靠譜點的吧。

只是後來曹操的心更野了,這是誰也料不到的。再加上荀彧的世族在許昌一帶,那正是曹操的勢力範圍,世家大族總要考慮自己全族人的性命,這些原因綜合起來,所以荀彧才會選擇曹操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