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本來跟董卓無關,但三國歷史的形成,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民生,哪一樣也離不開董卓其人。就說貨幣吧,東漢有自己的貨幣,即著名的「五銖錢」,比較堅挺。但自打老董控制朝政那天起,他就尋思著鑄錢,倒不是為了造福人民,而是為了以錢撈錢,發更多的財。鑄錢需要銅作為原材料,銅不夠用怎麼辦?他把民間的銅貨、銅鐘等製品毀掉做原料。長安原來收藏著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鑄造的12個銅人,他連這個也不放過,全部給毀了。董卓鑄錢,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份量不足,政治家要想搜刮民財,最好的辦法就是發行不足值的錢,董卓雖是武夫,可也很懂得這個。於是通行已久的五銖錢被廢,改鑄小錢流通。
董卓鑄的董氏小錢,簡陋到連文字都沒有,錢邊和錢孔都沒有凸起的邊,在原料上能省就省。不用問,這樣鑄出來的小錢,質量極差,又小又薄,根本流通不開。錢一不值錢,就是通貨膨脹,當時谷價漲到幾萬錢、幾十萬錢一石。到市場去買兩籮筐米,大概就得給人家兩籮筐錢!老百姓沒法過日子了。古時老百姓好像比現在要聰明一點,買不起,我就不買;錢不行了,我就不用。從此以後,「錢貨不行」,又回到神農氏時代,大眾實行物物交換。
看《三國演義》,好像董卓的敗亡,是因為他和義子呂布爭奪美女貂蟬所致,這是小說家給歷史加的調料,信不信由你。實際上,除了政治上的失敗以外,董卓把漢末經濟破壞得一塌糊塗,大失人心,恐怕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挾天子以令天下,得意了才四年,就被親信呂布所殺。消息傳開,長安百姓歌舞於途,置酒肉互相慶賀。董卓陳屍街市,其家族被夷滅。史書上記載,當時天氣漸熱,董卓身軀肥胖,屍體油脂流滿一地。守屍的官員惡作劇,製作了一個巨大的燈芯,插到董卓肚臍眼裡,用火點燃,竟然燃燒了一整天。——叫你鑄錢,鑄吧!錢,是那麼好玩的嗎?
教訓在眼前,魏國明顯最仁義
接下來的事情,大伙都熟了,那就是三國,魏國最先立國,其後是蜀漢和東吳。三國,是三個國家,當然應該有三種貨幣制度,哪一國的最好呢?有點超出咱們的想像——是「奸臣」的兒子曹丕建立的魏國最好。其他兩國,都不怎麼樣。什麼叫好錢?什麼叫好的貨幣制度?相信大家看到現在,也都明白個一二了:就是錢的成色足,形制統一,不要老變。當國者,不要看到老百姓手裡錢多,就坐立不安——民富則安,老百姓對你的認同感也就強,你慌什麼?這一點,魏國做得最好。魏文帝曹丕下令,恢復漢五銖錢的使用——東西還是漢朝的好!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就因谷價猛漲,客觀上造成貨幣嚴重貶值,最後漲得五銖錢基本不能用了。曹丕沒辦法,只得下令廢掉五銖錢,讓老百姓以谷子和紡織品為貨幣。這兩樣東西——谷與帛,在以往很長時間裡,倒也是一直是作為輔助貨幣、時斷時續地被人們用著。
但是如今以老百姓自產的東西作為貨幣本位,問題就出來了。問天下,誰不貪財惜財?像顏回這樣的清教徒到底是極少數。所以,人們紛紛往稻穀裡摻水,把紡織品織薄,這都是跟統治者學的,一有機會就製造不足值的貨幣。法不責眾,而且貪婪的慾望從來不會被法律嚇住。魏文帝採取了嚴刑峻法,也制止不了民間的貨幣「縮水術」。最後他只好召集群臣討論,決定重鑄五銖錢。此後,曹魏就一直使用五銖錢,老老實實,沒有起過鑄大錢、將五銖錢變相貶值的念頭。
曹魏的老百姓有福了,安居樂業了不少年,諸葛亮就是再狡猾,也啃不動魏國的鐵打江山。這就是統治者守規矩的好處,你規矩,老百姓也就規矩了,天下自然太平,沒有什麼人鬧事,在對外戰爭中也能同仇敵愾。西漢初年有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叫做賈誼,曾經提出過一個「法錢」的概念。他說,錢也要符合規矩,輕重一樣,質量要有保證。反之,就是「奸錢」。這是他給當時的統治者漢景帝上的一課。賈誼反對民間隨意鑄劣錢,可惜漢景帝沒聽。這個概念,是曹丕接過來實行了,所以三國裡他治下的疆域,貨幣狀況最穩定。不過,魏國的五銖錢,在形制上完全模仿漢五銖錢,只有極細微的差別。怎麼辨別魏五銖錢?這問題,大概就連馬未都先生也很頭疼。
最「仁義」的劉備,在貨幣上卻虛偽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但那收買的是趙子龍的人心,對老百姓,他不大在乎。他在攻取巴蜀的時候,軍用不足,就開始打老百姓腰包的主意,鑄造了「直百五銖」,一錢頂一百錢。這一傢伙就把軍用湊足了。後來劉備在巴蜀也稱了帝,自號「漢」——這已經是第三茬「漢朝」了,後世稱之為「蜀漢」。蜀漢的貨幣,除了「直百五銖」繼續流通外,還有其他的貨幣,也是一錢頂一百錢,名目有「太平百錢」、「定平一百」等,都是大錢。看它們的名稱就知道,鑄錢的動機壓根就不懷好意。在劉備統治地區所鑄的錢中,有一種錢很有歷史意義,就是「犍為五銖」。「犍為」兩字,要念成「錢為」,是四川的一個地名。犍為當時是巴蜀的商業中心。當地所鑄的錢背後有一個「為」字。這是我國方孔圓錢中最早鑄有地名的錢幣。這種「犍為五銖」,也是一當百的「大錢」,而且逐漸減重,越鑄越輕.鑄大錢,實際上就是將正在流通的那些貨幣貶值。
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比方民間的資金總量有一萬錢,我劉備鑄一個大錢,規定能換你老百姓一百錢,那麼我只要投一點資,鑄一百個大錢,就等於也擁有了一萬錢。可是社會財富並沒有因此而增加一萬錢。放心,我忙乎這一通,不可能是跟你們搞了一場「零和博弈」。等到我鑄造的大錢全部進入流通時(兌換五銖錢或者購物),你老百姓手中的那一萬錢,就等於貶值了一半。而貶掉的價值,是不會蒸發的。到哪兒去了?到我劉玄德的腰包裡來了。這是多好的幻術!財富真就能無中生有。劉備的「直百五銖」一開始還鑄得挺大,一枚有8克以上,後來因為要節省,越鑄越小,到最後竟然只有克,連一銖的份量都不夠了。可是他在鑄錢時,還是感到原料嚴重不足——小國寡民嘛,資源有限。於是下令把民間的銅床架子也都毀了,統統拿來鑄錢。——咱們砸鍋賣鐵,也要跟姓曹的斗!為了漢朝的復興大業,老百姓們,你們也就出點血吧。
東吳比較蜀漢,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東吳也厲害,孫權鑄的錢,叫「大泉五百」,一錢頂五百錢!當時鑄錢也是銅不夠用,孫權就命令民間獻銅,酌量付給報酬。後來越搞越厲害,又出了「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老百姓滿手都是大錢,找零都沒法找。再說,好好的五銖錢,就換成這些「冤大頭」回來,誰幹?東吳的百姓尤其是商人反應激烈,堅決抵制,就是不用你這個「大泉」。孫權還算明智,見此情況,下詔不再鑄大錢。已流入民間的大錢繳還官府,官府按比值兌換五銖錢,以此來減緩官民對立情緒。但政府有時候也會裝聾作啞,實際上有很多大錢並沒有被收回。蜀、吳的領袖在鑄大錢的時候,總要有個堂皇理由,不然就很顯得自己太無賴了。鑄大錢的理由當然有,就是小錢不值錢以後,用起來太不方便了。經過黃巾、董卓之亂,處處經濟凋敝,五銖錢隨之狂貶,百姓去買一點東西,要背上一麻袋錢.
當然了,蜀、吳鑄大錢的初衷,除了想搜刮點民財外,可能也真的有想方便流通的一面。但是只要鑄一次大錢,老百姓就要被剝一層皮,這是鐵定的。那時候的「撲滿」,可能都沒人用了。你存進去一百錢,放上一百天,錢沒變,市場的東西也沒變,可是等你取出錢來想買東西時,一百錢就只能頂一個錢用了。越窮,就越買不起;越買不起,過一段時間就更窮。惡性循環,生生不已。漢末以後,五銖錢可謂命途多舛,名義上還存在,其實質量大大下降,政府只是利用它以往的好名聲而已。如今看來,三國之所以歸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魏國的貨幣政策好一些,晉朝是繼承了魏的遺產,因此,司馬家族才是三國貨幣戰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