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除了想要謀權篡位外,他有哪些政績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昭除了想要謀權篡位外,他有哪些政績呢?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也因為這個成語,成了亂臣賊子的代名詞。司馬昭的確是亂臣賊子,這一點毋庸置疑,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不過每個人都有多面性,司馬昭也不例外,他既有謀權篡位的一面,也有安邦定國的一面,還有舐犢情深的一面。

謀權篡位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逐漸控制了曹魏的軍政大權。司馬懿死後,他的長子司馬師繼承了他的權力。司馬師當然不可能還政於曹家,他成了司馬家的代言人,繼續清除支持曹魏的勢力。

不過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司馬師專權的行為,引起了鎮東將軍毌丘儉及揚州刺史文欽的不滿,毌丘儉和文欽聯合起兵反對司馬師。司馬師親率十萬大軍鎮壓。雖然把毌丘儉和文欽鎮壓了下去,但是沒想到文欽的兒子文鴦是個猛人,勇冠三軍,夜裡偷襲司馬師的大營,司馬師所部大為驚恐,司馬師受到嚴重驚嚇,以至於眼疾復發,眼珠「奪眶而出」。

司馬師最終因為眼疾過重而死,臨終前把權力移交給弟弟司馬昭。於是司馬昭正式走上歷史舞台,曹魏迎來了司馬昭時代。

司馬昭接過司馬師的衣缽之後,繼續掏空曹魏,司馬昭一路從大將軍到錄尚書事,再到大都督,最後到相國,還獲得了「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特權。司馬昭幾次逼迫朝廷封他為晉公、加九錫,朝廷同意後,司馬昭卻又連番拒絕,以博取好名聲,為篡位做準備。

封帝為晉公,加九錫,進位相國,晉國置官司焉。九讓,乃止。

眼看著曹魏就要變成司馬晉,司馬昭也要成為晉朝的開國之君。曹魏的傀儡皇帝曹髦忍無可忍,發出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怒吼,然後帶領一幫烏合之眾,討伐司馬昭,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濟當街殺掉。

帝遂帥僮僕數百,鼓噪而出。文王弟屯騎校尉胄入,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胄眾奔走。中護軍賈充又逆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眾欲退,太子舍人成濟問充曰:"事急矣。當雲何?"充曰:"畜養汝等,正謂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前刺帝,刃出於背。文王聞,大驚,自投於地曰:"天下其謂我何!"

曹髦被殺,徹底打亂了司馬昭稱帝的步伐,他原本計劃先讓曹髦當幾年傀儡皇帝,待時機成熟,再逼曹髦禪位於他。結果曹髦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司馬昭的手下殺死了。

司馬昭的計劃破產了,他不得不中止了篡位稱帝的步伐。他的皇帝夢戛然而止。儘管司馬昭後來受封晉王,和皇帝相差無幾,但他始終沒有邁出稱帝那一步。

同時為了平息眾怒,司馬昭下令夷成濟三族。儘管如此,弒君還是成了司馬昭人生最大的黑點,雖然不是他直接動手殺的,但大家都說他弒君。

安邦定國

司馬昭是三國後期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執政時,為曹魏做了許多貢獻。

魏明帝本人崇尚奢華,他不顧民生凋敝,大興土木,興建宮室,以致「力役不已,農桑失業」,百姓負擔非常重。他的後宮宮女有千人,也給曹魏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

魏明帝死後,整個曹魏瀰漫著一股浮華之氣,上層窮奢極侈,底層生不如死。司馬昭執政時,積極發展農業,勸課農桑,還很注意減輕百姓的負擔,得到百姓的認可。

值魏明奢侈之後,帝蠲除苛碎,不奪農時,百姓大悅。

同時司馬昭大力提倡節儉,以身作則。

敦尚純樸,省繇節用,務穡勸分。

司馬昭對曹魏的司法制度進行了改革,把原先嚴苛、繁瑣的法律變得適度寬容、簡約。把不利於百姓的法律條款都取消,盡量讓百姓安居樂業。

諸禁網煩苛及法式不便於時者,帝皆奏除之。-《晉書》

鎮東將軍諸葛誕起兵反抗司馬昭,東吳也出兵響應諸葛誕。司馬昭率兵鎮壓諸葛誕,行動迅速、料敵如神,諸葛誕完全不是對手,逃亡途中被殺。司馬昭短時間之內就平定了諸葛誕之亂,把戰爭影響降到最低,讓淮南地區的百姓免遭兵災戰禍。

原先受諸葛誕脅迫參與叛亂的淮南官吏士民,都被司馬昭赦免。同時,東吳一些將領投降司馬昭,司馬昭也不為難他們,對參與諸葛誕之亂的東吳將士予以赦免。司馬昭此舉使得「吳眾悅服,江東感之」,對爭取東吳人心歸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為後來的西晉伐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司馬昭還啟動了伐蜀計劃,雖然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轉移國內視線,但客觀上伐蜀還是為三國統一奠定了基礎。長期的三國鼎立,危害極大。不僅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給三國人民帶來非常大的痛苦。

司馬昭拍板伐蜀,大獲成功。奠定了三國歸晉的基礎。不過伐蜀的主將之一的鍾會,想佔據巴蜀,做第二個劉備,割據巴蜀稱王。鍾會發動叛亂,很快被司馬昭擊潰。司馬昭迅速平定鍾會的叛亂,防止蜀地形成新的割據勢力,有益於天下一統。

舐犢情深

由於司馬師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為了讓司馬師有後人祭祀,司馬昭就把次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

儘管在宗法上來講,司馬攸已經不是司馬昭的兒子,但畢竟是司馬昭的親骨肉,司馬昭非常疼愛司馬攸,在自己的房間裡,給司馬攸弄了一個專屬座位,還數次說要立司馬攸為太子。

每見攸,輒撫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幾為太子者數矣。

司馬昭還說天下是司馬師的天下,等他百年之後,要把天下歸還於司馬師,所以有意立司馬攸為世子:

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無後,以帝弟攸為嗣,特加愛異,自謂攝居相位,百年之後,大業宜歸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與焉。"將議立世子,屬意於攸。

不過司馬攸並未得到群臣的擁護,當時大家都希望司馬昭立長子司馬炎為繼承人。司馬昭拗不過,再加上司馬炎也是親兒子,司馬昭也就沒再堅持,最終司馬炎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

人都是多面性的,在司馬昭身上表現地淋漓盡致。他是世受國恩卻謀朝篡位的逆臣,他是曹魏後期安邦定國的重臣,他是寵愛兒子、舐犢情深的父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