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西晉司馬炎,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西晉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前後不過五十來年就壽終正寢。之所以這麼短命,跟開國皇帝司馬炎有關係。
司馬炎在西晉剛建立不久,就制定藩王制度,將司馬家族各個宗室的子弟都封為王爵。司馬炎對於自己家的親戚們非常慷慨,一次性就批發了27個姓司馬的王爺。
這些王爺跟明清那些有名無實的王可不一樣,司馬炎允許他們在自己封國內部都建立自己的一套官員體系,相當於建立一個獨立於中央政府的小朝廷。並且,司馬炎同意這些王在自己的封地裡收稅,從經濟上保證這些王能做強做大。
晉武帝司馬炎畫像
同時,司馬炎還允許這些個王爺擁有自己的軍隊,根據王爵的等級高低,他們可以擁有的軍隊數量不同。由於有收稅的權力,這些王爺有錢養著軍隊。從此,這些軍隊不再屬於國家,而成了這些同姓王的私人武裝。
自古至今,任何一個讓藩王擁有權力,甚至是軍權的國家,最終都會引發動亂。周朝分封諸侯國,最後導致了春秋戰國的混亂。西漢初年,劉邦封劉姓諸王,最終引發七國之亂。後世的明朝,劉邦讓自己兒子們當藩王,後來導致了靖難之役。
司馬炎這樣大肆給同姓子弟封王,當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手握重兵的各位司馬終於在司馬炎死後,趁著晉惠帝和他老婆搞亂中央政府的機會,開始紛紛舉兵,拉開了「八王之亂」的序幕。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給了西晉王朝致命一擊,嚴重削弱了西晉的國家實力。而北方草原上,五個新興的少數民族軍隊突然發難,在西晉最薄弱的時候南下,史稱「五胡亂華」,一舉消滅西晉,讓中原人士紛紛南渡,躲到南方苟且偷生。
可以說,司馬炎搞的這個給同姓宗族封王的制度是西晉滅亡的導火索。中國歷史上的各朝各代,一般開國的君主比較有才幹,而末代君主一般比較昏庸。而正是因為大規模給同姓封王,有人認為,司馬炎是歷史上罕見的開國就昏庸的皇帝。
果真如此嗎?司馬炎真的不知道如此給同姓宗族封王的危害性嗎?他到底有什麼企圖呢?
五胡亂華的戰爭路線圖
其實,我們如果真要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非常忌諱從上帝視角看問題,應避免從結果反推原因,這麼做往往失之客觀。要想準確對一個歷史人物做出評判,應該盡量還原歷史情境,將自己代入到當時事主所處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此人的所作所為。
司馬炎當然不是一個昏君,他親手終結了三國分裂局面,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在滅吳戰爭期間,他一眼看透了東吳的羸弱本質,在賈充等重臣力勸他求和時,只有他堅持南征,最終逼得東吳投降認輸。
因此可以說,司馬炎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另一方面,他出身豪門大族的河內司馬氏,自小家教甚嚴,肯定對西漢七國之亂這樣的歷史非常瞭解。因此,他不可能不知道,設置藩王對國家穩定的影響。他之所以要這麼做,其原因是因為還有另一層威脅。
這個威脅起於東漢初年,由於漢光武帝劉秀起兵時,大量借助了當時世家大族的勢力,因此立國後開始回饋這些所謂的士族。比如選拔官員採用察舉制,由官員向政府推薦人才,再由政府擇優錄取。
電視劇裡的劉秀
如此以來,官員的選拔其實掌握在官僚系統手裡,只能從他們推薦的人員中挑選。而官僚系統推薦的人,當然都是他們的親朋好友。
通過類似的制度,東漢形成了士族和庶族(或者是寒門)兩大集團。士族永遠位居高位,佔有大量社會資源,壟斷政治權力,而寒門只能處於被統治的地位。二者不通婚不來往,社會逐漸分裂。
曹操在北方崛起後,也意識到士族勢力的存在對於國家的不利影響,加上他本人是宦官出身,標準的寒門,因此他也開始著力培養和提拔寒門子弟成為政府官員,限制士族大家的勢力。曹操曾多次下發唯才是舉的命令,就是想打破士族對官僚集團的壟斷。
電視劇裡的曹操
事實上,後漢三國這三位話事人劉備、孫權和曹操都有意對士族的權力做出限制,但是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做到這一點,這也是曹操一直不敢稱帝的一個重要原因。
曹操死後,曹丕之所以能夠讓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是因為他跟世家大族達成了妥協,用「九品中正制」取代曹操時代的唯才是舉,這才得到了士族的支持,順利登基。而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改頭換面的「察舉制」,保證了士族永久保持地位。
相對曹操而言,曹丕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他在政治上比曹操確實退步許多。不過,曹丕也是一個有為的皇帝,登基後還是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限制士族權力。比如他大力提拔曹氏子弟擔任要職,目的就是擴大曹氏的勢力,試圖取代士族。
在限制士族權力方面,曹丕和他的繼任者曹睿都做得不錯。而曹魏的第三任皇帝曹芳也試圖限制士族,主要是限制司馬炎的爺爺司馬懿。誰知司馬懿發動一個政變就把曹氏家族打成了殘廢,從此一蹶不振。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這就是司馬炎登基之前,從東漢到曹魏歷史上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可以說,對於司馬炎的教訓就是,士族的勢力太可怕,必須限制或者取代他們。他們司馬家之所以能上台,同樣是借助士族的支持。如果士族權力繼續擴大,那麼當年他爺爺發動政變的一幕將再度發生,只不過這次倒霉的會是司馬炎或是他的子孫。
有鑒於此,司馬炎開始大量給本族子弟封王,其做法其實與當初曹丕的做法如出一轍。只是,司馬炎無法解決這些有權力的王對中央的威脅。
士族也好,封王也罷,他們對於司馬炎來說,似乎是一個事情的兩個面,這兩個面都會威脅到皇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在司馬炎這裡,是無解的。只有三百多年後的隋朝建立了科舉制,這個問題的解決才出現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