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中國東漢末年東吳著名軍事統帥。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仗義疏財,憂國憂民。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省定遠縣永康)人。東漢建寧五年(172年)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他曾為孫權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4000人守陸口,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又被授為橫江將軍。
魯肅是繼周瑜之後吳國最重要的名臣著名將領,建安二十二年去世,年僅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魯肅為臨淮郡東城縣人,《史記》「東城」下的古注《集解》《漢書音義》曰「縣名,屬臨淮。」《正義》《括地誌》云「東城縣故城在濠州定遠縣東南五十里。《地理志》雲東城縣屬九江郡。」從這裡看出,東城是縣,它的故城在定遠縣東南五十里。其實,這個「故城」就是東城縣的城堡,縣治所在地,說通俗一點,就是東城縣縣府所在地。作為詞語,東城有兩個意思其一,東城縣;其二,東城縣的縣城。
一、湖南省岳陽市墓址
魯肅於公元217年卒於岳陽,岳陽是魯肅生前鎮守的城池,岳陽樓最早即是魯肅的閱兵台,岳陽魯肅墓位於岳陽市岳陽樓以東約500米處。墳堆聳立如丘,高8米,直徑32米,佔地面積為800平方米,周圍砌有石欄杆。顯得肅穆莊重,使人肅然起敬。
公元215年,魯肅率重兵屯守巴丘(岳陽)。公元217年因病卒於任上,年僅46歲。魯肅在陸口和巴丘的六、七年間,始終維護孫劉聯盟,迫使曹軍不敢南征,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聰明才智。因此晉人陳壽在《三國誌·吳志》中稱讚魯肅任職荊州時「威恩大行」。岳陽這一帶自古尊他為「賢人」,岳陽舊祀六賢,其中一個便是祀的魯肅;岳州人修了魯肅墓,建了魯肅將軍廟(已毀),崇拜至深。
清朝同治和光緒年間的《巴陵縣志》均有魯肅墓的記載。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巴陵知縣周至德對墓陵進行過一次修葺。1915年,北洋軍閥曹錕來岳陽時,又修整了一次,重刻了墓銘。墓碑兩側的石柱上刻著一副對聯「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彧上;侍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墓頂上有一小亭,亭中堅一石碑,碑上刻著曹錕撰寫的銘文「距今1698年,漢建安二十二年,東吳水上將軍魯肅卒於斯,巴陵人思其德而葬之於斯。余在岳陽,過其塚下,想見其為人,為之徘徊留連不去。舊塚有亭,褻不容人,余從而修葺之,而為之銘曰公德於斯,卒於斯,而葬之於斯。嗚呼,公足以千古!」這就是四十年前人們所見到的魯肅陵墓。後來亭毀碑失,只存墓壟。1984年,岳陽市按原貌進行重修。1956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二、湖北省武漢市魯肅墓
武漢漢陽龜山古稱大別山,後因紀念魯肅改為魯山,到明朝才改成如今的名字。魯肅墓原位於龜山南麓,1955年因修建長江大橋而遷至山腰的鼎園。
三、江蘇省鎮江市魯肅墓
此墓位於鎮江市北固山,但由於戰亂,原墓地已經不知所蹤,如今位於北固山上的魯肅墓是近代所立,與東吳猛將太史慈墓相毗鄰。
在鎮江東郊大學山上(原鎮江一中,現外國語學校校園內)有一魯肅墓,大學士山因魯肅而得名。此墓為魯肅的衣冠墓。墓碑正面寫三國東吳魯肅墓舊址紀念碑記。背面寫魯肅墓,據郡志稱在城東大學山直指庵後。即今本校南山北側。清乾隆間,鎮江著名詩人鮑皋展拜魯墓時,曾有詩云「破虜封何在?巍然魯大夫。霸圖更代有,長者至今無。日暮煙平塹,江春酒滿壺。指囷猶可作,差免哭窮途。」魯大夫嘉行高誼,詩可概見。墓前原有「後漢東吳魯大夫墓」碑石一座,解放初期尚存,後校園屢經變革,墓及碑石俱漸次湮沒。
癸酉(1993年)秋,市文管會為集中三國景點,移建墓址於北固山麓,致使魯墓原址蕩然無所指認。為弘揚民族文化,保存歷史原貌,以愛國主義和傳統美德教育莘莘學子,特於魯肅墓舊址鐫石立碑以示紀念。一九九四年七月,楊積慶撰,鎮江第一中學立鎮江還有一處傳說為魯肅墓。根據解放後的新發掘以及清康熙、光緒年間的地方志記載,魯肅墓在諫壁苦竹村的小瀆山(今新區大港新竹村)。該村村民王瑞祥發現了魯肅墓的墓碑,經考古人鑒定,此碑為民國初年所立。魯肅墓位於小瀆山方竹裡竹園,背依青龍山,橫枕萬里長江,面對鳳凰山,是有山有水有龍有鳳的風水寶地,清咸豐以前諫壁附近的小山,都遍佈樹木和山竹,風景宜人,是葬墓的理想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