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荊州之時孔明等人為何不出兵救援 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關羽失荊州之時孔明等人為何不出兵救援 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今天三國中文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關羽失荊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留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於還了南郡)。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

打從隆中對策開始,荊州便是劉備所要爭取的重要根據地。將來配合益州,分東、西兩路北伐。他對荊州的重視,可以從親兄弟諸葛瑾,都可以拿來當做演戲的對象,看得出來。但是,負有益州主要職責的龐統和法正,前者已死,而後者生病,孔明實在分身乏術。尤其他和魯肅的關係,彼此理念相同,而且交情深厚。使他過份相信孫劉聯盟的可靠性。魯肅死時,他的繼任人選呂蒙,又故意裝病,使關羽和孔明都認為這個「吳下阿蒙」,不是對手, 而疏於防範。陸遜更不必說,年輕不懂事。關羽這邊既然不告急,孔明當然也無法焦急。

關羽拒絕諸葛瑾代表孫權提婚的事情,孔明就算知道,也不便多言。糜芳、傅士仁和關羽的心結,孔明大概無從知曉。在這種情況下,歷代都說是「大意失荊州」。含意應該是同情劉備這一方,多少有些責備孫權不夠君子的氣度。然而,事實總歸是事實。相信孔明的內心,十分愧疚,卻又不得不謹慎應對,因為下一步更艱難。

他並不是反對收荊州,而是就先後、輕重而言,他認為應該先伐魏再討伐孫吳。曹丕剛剛廢獻帝,出師討伐,乃是名正言順。先報私仇再主張公義,說起來總有一點不夠理直氣壯。但是劉備聽不進去,又能怎樣?

孔明怎樣規勸劉備?為什麼聽不入耳?

曹丕自立為大魏皇帝,對孔明來說,漢朝的壽命已告終止。漢中王到底是漢朝的,還是大魏的,還有得爭議。為了延續大漢的正統,劉備必須立即繼位,承接獻帝之後,登上皇帝位。劉備則表示這是逆賊的行徑,他不能倣傚。一再強調雖然是景帝的孫輩,並未有德澤以佈於民。若是自立為帝,與篡竅有什麼不同?

孔明沒有辦法,只好裝病,托病不出。劉備焦急,親到府中探望。問孔明得的是什麼病 ?孔明答以憂心如焚,命不久矣!說來說去,便是要劉備登皇帝位。劉備拗不過他,說待軍師病好之後,行之未遲。

孔明立即從病床上 一躍而起,把屏風擊倒。外面文武百官,紛紛進入,拜伏於地上,請劉備擇日以行大禮。孔明知道劉備急於復仇,又勸他先公後私,先滅魏與劉,再來伐吳。事實上,當孫權派遣諸葛瑾向關羽求親,關羽不但不答應,反而用「虎女豈肯嫁與犬子」的難聽話,來刺激孫權時,孔明已經警覺:荊州危矣!可使人替關公回。

不久荊州傳來捷報,這才打消換人鎮守的念頭。又說關羽在江邊多設墩台,提防十分嚴密,大家很放心。隱秩序在這個緊要關頭,用關羽之死來考驗劉備。看他能不能拿捏分寸,做出合理的應對。大漢能不能延續?秩序能不能更新?世界的重心,已經從孔明身上,轉移到這位即將繼承皇帝大位的劉備。可惜他似乎沒有這種警覺性,有些話應該聽,卻偏偏聽不入耳,奈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