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關羽嗎?三國中文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關羽失荊州是三國非常著名的故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但是關羽失荊州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關羽犯了軍中大忌——輕敵。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孫權和曹操瓜分了荊州七郡,但是劉備佔了其中的五郡,算是最大贏家了。但是這五郡當中最大的郡是向孫權借的,後來劉備換了兩個小的給孫權就相當於是還請債務了。不過孫權心裡肯定很不爽,用一個大郡換兩個小郡其實孫權還是虧的。
所以孫權之後一直想要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地,但是劉備在漢中之戰取勝後實力已經大增,孫權也是一直都沒有下手的機會。但這個時候,關羽卻自己起兵想要討伐襄樊,一切契機都是從這裡開始。期初的時候,關羽還一路順風順水,而且連老天都幫他水淹七軍。但他沒想到自己進攻襄樊後,荊州的防守兵力就會不足,而曹操又暗中聯繫孫權結盟,讓關羽陷入到了第二個大忌之中就是腹背受敵。
孫權馬上派出呂蒙進攻蜀國在荊州的三個郡,結果關羽的老家徹底失守,只能駐紮在麥城。但最終兵力實在太少,而且各方增員也沒能及時營救最後慘死麥城,看到這大家應該多多少少也明白關羽為什麼會丟荊州了。大家都喜歡說關羽之所以丟荊州是輕敵、是大意,其實這樣的說法也都非常合理,不過還有一點就是關羽想法太天真,他沒想到孫權竟然會幫曹操一起陷害自己。三國之所以能同時共存,較弱的兩方是需要聯合起來對抗第三方的,而孫權親手破了這個潛規則。
孫權殺了關羽後,直接導致東吳和蜀漢的關係破裂,這是曹操最喜歡看到的局面。當然不管孫權殺關羽是否有細心,這都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至少在旁人眼裡為了一個已經上了60歲的人得罪一個國家是非常不理智的。但是蜀國也的確不爭氣,夷陵之戰他們竟然還打輸了,估計劉備也是要氣的吐血。至此蜀國徹底還是走向下坡路。
其實關羽失荊州已經打破了三國的平衡,如果曹操不是在220年去世,估計就要起兵先把蜀漢給滅了,那三國的時間也就打打簡短說不定會提早個十幾年就完成統一。可見不管是誰也都還是要不驕不躁,深思熟慮,哪怕像關羽這樣身經百戰的人都會失策,就更別說普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