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三國上回說到五子良將排名最後一位的徐晃成功擊退關羽,化解了關羽對襄陽與樊城的威脅,徐晃擊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東吳孫權背叛孫劉聯盟,反而選擇與曹操結盟,並派遣呂蒙襲取荊州,這才導致關羽敗北。
三國演義之上有一個橋段是孫權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但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說出「虎女安能配犬子」這樣的話來羞辱孫權,最終導致孫權惱羞成怒派呂蒙偷襲荊州。
那歷史之上孫權為什麼要放棄孫劉聯盟,選擇曾經的對手曹操那?這就要說起荊州問題的由來,東漢時期荊州下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曹操佔據荊州北方三郡和江夏北部。劉琮以荊州南部四郡投降曹操,,當時劉琦和劉備在一起佔有江夏重鎮夏口,孫權佔據江夏郡南部江大部分地區,面對南下的曹操,孫權與劉備組成聯盟,在經歷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和長江以北的江夏郡,孫權得到長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劉備得到長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荊州南部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個郡。
後來劉備以土地稀少不利於發展為由,向孫權借孫權手上的南郡,此議只有魯肅極力主張借地,理由是一是曹操雖經赤壁之敗,實力仍然強勁,東吳無法單獨對抗,二是東吳新得荊州,恩信未洽,在荊州的人望和號召力上不及劉備,三是利用劉備在荊州的聲望,借地於劉備有利於多樹操敵,減輕東吳的抗曹壓力。東吳魯肅勸說孫權同意此提議,於是劉備便有了完整的荊州五個郡。
建安十九年,劉備得蜀後,東吳派諸葛瑾入蜀要求劉備履約還地,向劉備索要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當做償還,當初劉備借半個南郡現在要還一個三個郡,劉備自然不幹,孫權於是自派三郡長吏上任宣示主權及決心,但都遭到關羽驅逐,孫權盛怒之下派呂蒙武力奪取,劉備從益州亦領兵五萬下公安派關羽到益陽與魯肅對峙,雙方陷入劍拔弩張即將兵戎相見的地步,這時候發生了曹操攻取漢中的事情,劉備恐益州地有失,迫於形勢之下,為了避免兩線作戰,雙方以湘水為界,江夏、桂陽、長沙歸孫權,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而北方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三郡再加江夏一部分仍然歸屬曹操。
然而湘水劃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劉備、孫劉雙方對於荊州的矛盾,孫權認為劉備佔據的荊州三郡位於東吳上游,對東吳是一個大的威脅。如果把劉備的勢力趕出荊州,那麼東吳不僅鞏固了長江中游,還能向巴蜀發展;實現佔據整個南方與曹操的北方對抗,進而統一天下的戰略。
因此在劉備佔據漢中,關羽北伐威震華夏的時候,孫權自然更加擔心自己以後沒有取回荊州的可能,赤壁之戰曹操敗北之後,曹仁帶著這些敗軍都與東吳統兵能力最強的周瑜在荊州的南郡周旋一年,不要說去正面戰場攻打關羽的軍隊,因此當曹操約定與孫權結盟,要說起偷襲荊州的時候,孫權就以關羽辱罵自己和湘關的糧米為理由,派遣呂蒙偷襲南郡,這才有了關羽的失敗。
荊州作為三國時期的軍事戰略要地。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因失荊州而使統一中國的霸業不能實現;劉備得荊州而立,最終入主西蜀而與曹魏、東吳三分天下,孫權自然知道這塊地方的重要性,當初魯肅就為孫權提出「鼎足江東,以觀天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戰略,和諸葛亮隆中對異曲同工,且早於隆中對。
不過孫權並沒有魯肅這樣的戰略分析眼光,當初實現戰略目標,魯肅主張和劉備聯合。在那個時候,只有和劉備聯合才可能和曹操對抗,單靠孫吳自己是不行的。並且在魯肅的主持下在東吳在劉備手中奪取了荊州三郡,爭三郡成功了,而且孫劉聯盟也沒有完全破裂,這正是他高明之處。而偷襲荊州卻造成孫劉聯盟的破裂。魯肅如果還活著,他有可能反對偷襲荊州。劉孫兩家大興兵,曹魏漁人得利,有著極大危險性。短期來看東吳佔據荊州六郡,不僅增加的地盤,而且還「全據長江」,進一步鞏固了東吳政權的安全。但從長遠利益看,偷襲對東吳也並不真正有利,如果劉備過分削弱,只能龜縮於西南一隅,那麼東吳也只能偏安東南,「以圖天下」的戰略目標就不可能實現.最終東吳與蜀漢一一被消滅。
其實孫權偷襲荊州後,最危險的地方是,若劉備頃全蜀之兵來復仇,孫吳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東和劉備作戰,曹魏如乘虛而入,可能會滅掉吳國。在劉備大軍壓境時,孫權向曹魏投降稱臣,曹魏大臣劉曄向曹丕進言不要接受其降,說:「吳蜀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伐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孫權命真好,此時曹操剛死不久,曹丕缺乏統一中國的雄才和魄力,沒接受此建議,東吳才得以保全。偷襲時魯肅已死,但是,他在東吳不會沒有知音的,對這種危險性不會沒有意識;即使偷襲時沒看到,劉備興兵時不會沒人看不到這種危險。不過作為三國出名的攪屎棍,孫權才不會顧慮這麼多,看到關羽北伐與曹魏正面打的火熱,荊州空虛,這麼可能會放棄眼前荊州這塊嘴邊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