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沒有及時搶回荊州?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公元219年,關羽為了奪取樊城,結果丟失了荊州,還賠上了自己的小命。演義中,關羽丟失荊州後,劉備雖然沒有百萬大軍,也有七十萬軍隊,為何沒有立即搶回來?
劉備不是不想立即搶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而是有下列幾個原因,在兩年後才出兵伐吳,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其一,荊州距離成都千里之遙,鞭長莫及。
荊州大概是現在的湖北省,而益州大概是現在的四川一帶。荊州和成都相距千里之遙。在關羽剛剛丟失荊州時,劉備即使想要立刻帶兵從成都出發,也趕不上。關羽丟失荊州,也就是半月二十天的事情,前一刻,關羽還耀武揚威,打的曹仁、於禁、龐德無還手之力,下一刻,關羽就被徐晃打敗,匆忙撤退。沒想到,
後路又被東吳呂蒙截斷。此時的關羽,已經排出廖化前去益州向劉備搬救兵。即使廖化順利到達成都,見到劉備,劉備召集兵馬,準備糧草、路上行軍,都需要時間啊。所以,劉備沒時間救援關羽。
其二,丟失荊州後,劉備集團損失慘重,沒有能力再次發動大戰。
關羽兵敗,不只丟失了一個荊州,還損失了數萬精兵加上關羽自己的小命。當時劉備只有荊州、益州、漢中三大根據地。關羽就大意丟了一個,這對於蜀漢來說,損失不可謂不大。古代地盤和人口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有地盤就有人口,就能有軍隊和糧食。
公元219年,劉備剛剛和曹操在漢中之戰中慘勝,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已經將蜀漢的國力消耗殆盡了。此時關羽丟失富饒的荊州,更加是雪上加霜。所以,劉備在關羽丟荊州後,沒有實力發動大戰了。
對於關羽的死,劉備比任何一個人都想報仇,討伐東吳,恨不得下一刻就點齊大軍,討伐東吳。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劉備只能暫時嚥下這口惡氣,經過兩年的招兵買馬,他才發動伐吳之戰。
其三,劉備在兩年內招兵買馬,才發動了討伐東吳的夷陵之戰。
在關羽死後,劉備時刻都想報仇的,他在兩年內一直積極擴充軍備,招兵買馬,為討伐東吳,給關羽報仇做準備。演義中,劉備在公元221年,也就是剛剛稱帝幾個月,下令傾全國之兵,討伐東吳。他還不洗血本,招來南蠻少數民族沙摩柯數萬軍隊助陣。
可惜的是,劉備失敗了,失敗的很徹底。他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最後僅僅少數軍隊退回白帝城。所以說,劉備也不不為關羽報仇,不想奪回荊州。他也付出了,只是失敗了。「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有為關羽報仇雪恨,還搭上了自己的七十萬大軍。
其四,劉備在關羽丟失荊州後,沒有立即報仇,是怕曹操和孫權聯手夾擊自己。
在關羽曹操死後,曹丕雖然強迫漢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他,可是曹丕畢竟年輕啊。無論是經驗、資歷、還是在朝堂、軍中的威望,曹丕都不能和曹操相比。因此,劉備認為曹丕剛剛即位,首要的是整頓內部,狠抓實權,暫時還顧不上蜀漢和東吳。因此,劉備抓住這麼一個有利時機,發動伐吳之戰。
總結:演義中,關羽丟失荊州後,劉備雖然沒有立即為關羽報仇,也在兩年後帶領七十萬大軍伐吳,為其報仇。而在正史上,劉備顯然沒有七十萬、一百萬大軍,他也傾全國之兵為公元報仇。第四個原因是最主要的,在曹操和孫權聯手期間,借給劉備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出兵伐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