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都沒有統一三國 司馬氏做如何做到統一天下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一生都沒有統一三國 司馬氏做如何做到統一天下的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操和司馬氏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劉備來說,人生有兩大轉折,一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為劉備贏得了發展的時間,後來又有了實力較強的東吳曹魏一。其次,關羽死後,劉備發怒,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是大敗而歸,劉備一敗塗地,蜀國大亂。

首先談談赤壁之戰後,自從赤壁之戰結束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就不可避免了!軍力方面,曹魏略強,吳國也和蜀國差不多,曹操想要一統天下,首先得把吳國趕出蜀國,這需要時間,但是他的年齡是不允許的。

假如吳蜀一方被魏國殲滅,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怎能不明白,吳國和蜀國已經結成聯盟,如果此時再進攻,吳國必定會出兵援救,攻佔吳國,蜀國也一定會出兵援救,而且援救時間很短,而援救仍牢不可破。

再來說曹操

曹騰父親曹嵩是宦官曹嵩的養子,曹操生於官宦世家。從小聰慧,有胸懷,自稱「阿瞞」。因其才幹出眾,不久便在東漢成為一位平庸的丞相。但曹操也很膨脹,有野心,他也想當皇帝。

於是他便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統率天下。那時天下大亂,諸侯眾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平定四方,遠征烏桓、鮮卑,三國交戰,三分天下,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曹魏時期,曹操自立為帝。在三個國家中,魏國是最強大的,但是他還沒有統一全國。

司馬需要踏板

殺掉魏帝后,司馬昭失去了部分官僚的支持,為了尋求政治上的突破,司馬昭必須要在外戰中獲勝,蜀漢成為司馬昭的跳板。同樣,司馬炎篡魏自立後,也需要政治上的突破,他希望通過對外戰爭來化解內部矛盾,鞏固西晉政權。勝利的外戰,則西晉統治穩固,但如果外戰失敗,則很可能引起動亂。劉備、曹操伐吳失敗的教訓歷歷在目,他必須吸取,不能一意孤行,不能一意孤行。所以司馬炎是在經過長時間的整頓、解決內部矛盾、危機、掣肘等因素之後,才開始伐吳的。

準備伐吳

司馬炎讓羊祜指在荊州駐軍,羊祜來荊州前,「軍無百日糧」,羊祜統治一年之後,「軍有十年糧」。食物只是一個小縮影,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羊祜的統治下,荊州需要著手伐吳。在司馬炎的指使下,晉國建造了大量的戰船,使王浚的水軍得以發展壯大,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舟楫之盛,古已有之。很明顯,當時晉國的水軍已經超過了東吳,晉國可以更好地實行「水陸並進」的作戰方針。厲兵秣馬多年,荊州防線穩固,並有充分的伐吳準備,但劉備從來沒有這樣做。

孫皓太弱

孫皓是孫權的孫子,雖然聰明,卻終日飲酒,專於殺人,變得昏庸殘暴,置之不理,讓司馬炎有機可乘。即使沒有司馬炎,東吳內部也會出現混亂,所以司馬炎能夠消滅當時的吳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就是為什麼曹操統一了三國,而司馬炎卻能統一三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