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要與東吳火拚?除了報仇還有其他因素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為何要與東吳火拚?除了報仇還有其他因素嗎?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備為何要與東吳火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關於劉備發送夷陵之戰為關羽、張飛報仇的歷史情節大家都很瞭解,乍一看表面上劉備是為了兩個兄弟報仇,但劉備可能考慮的不止這麼簡單。劉備難道不知道當時蜀國和東吳打仗的風險?既然是報仇,那麼怎樣才算報仇?是搶回荊州,還是滅亡東吳?

顯然這裡面有些道道,當時劉備大概率重新調整了蜀國的戰略方向,藉著兩位兄弟之死趁機攻打東吳,當然我們不否認劉備發動的這場戰爭中有替兩位兄弟報仇的因素,這是肯定的,但在這種因素之下,劉備肯定還有自己的一些打算。個人認為,劉備打這一仗是穩賺不賠的。

首先,夷陵之戰的風險可控,即便敗了也不會動搖益州本土的統治根基。從理論上說,夷陵之戰的風險是可控的。因為即便劉備敗了,無非是損兵折將而已,吳軍不可能乘勝追擊,威脅到益州。畢竟曹丕的大軍虎視眈眈,就等著孫劉大戰之後收割孫權,吳軍就算戰勝了蜀軍,也只能立即收兵防魏軍。

事實上,歷史上的夷陵之戰,劇情就是這麼發展的。當劉備慘敗後,吳將徐盛、潘璋等人覺得機不可失,建議陸遜殺向白帝城,活捉了劉備時。陸遜就表示曹丕馬上就要殺來了,現在顧不上劉備。此後魏國三路大軍果然殺來,孫權趕緊派人向劉備求和。

由此也可以看出,夷陵之戰的主動權是掌握在劉備手上的。贏了可以開疆擴土,輸了也不會動搖統治根基,這種仗很划算,沒理由不去博一把的。第二,孫權當時被魏蜀兩面夾擊,而劉備沒這個問題。

夷陵之戰前,曹魏的兵力分佈是這樣的:除了曹真、張郃坐鎮雍涼,可以打劉備外,其餘的部隊都是挨著孫權的。也就是說,如果曹丕當時想打劉備,他就得把部署東線對付孫權的部隊,如夏侯尚、曹仁、曹休、張遼等部往西大幅度調動。

很顯然,這種大規模的調動,是非常不划算的行為。而且大軍一旦西調,孫權還會在東線和中線趁火打劫。但是曹丕打孫權就不一樣了,魏國只需要讓曹真抵擋住漢中來軍,既可以不顧劉備,就把孫權往死裡狠揍。

曹丕的兵力部署「東重西輕」,劉備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也可以讓魏延扼守漢中,自己放手專心揍孫權。第三,曹丕繼位後,魏吳發生了兩次小規模的軍事摩擦。雙方劍拔弩張。

公元220年,夏侯惇去世,曹休接任夏侯惇的位置。曹休到任前,孫權派人去江北搶地盤,激怒了曹休。新官上任三把火,曹休直接就燒燬了孫權設在江北的據點。

夏侯惇薨,以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手而別。孫權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千家。《三國誌.曹休傳》

東線戰場發生摩擦後幾個月後,中線的襄陽戰場再生摩擦。公元221年4月,即劉備出兵前的三個月,孫權趁襄陽兵力空虛,就派陳邵去占襄陽。此舉讓魏國大司馬曹仁非常不爽,派軍回擊孫權,與吳軍大打出手,奪回了襄陽。

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使將軍高遷等徙漢南附化民於漢北。《三國誌.曹仁傳》

相比之下,劉備和曹丕沒這方面的矛盾。所以說,劉備出兵前,孫權當時是有一點顧此失彼的。曹丕本來就針對他,他還跟曹丕屢屢發生摩擦。這在劉備看來,恰恰就是揍孫權的好時機。(如果不是孫權,換個心理素質差點的人,比如劉禪碰上這種情況,估計早就遣使求饒,雙手奉還荊州了)

另外,劉備之所以打東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問題。劉備是什麼性格?是《三國演義》裡面那種動不動就哭鼻子的龜孫模樣嗎?不是!他其實是一種老兵性格。用當時彭羕的話說「(劉備)老革荒悖,可復道邪」。

劉備不是個讀書人,他喜歡結交豪俠。關張都是社會熱血男兒。相比起孫權有張昭可以團結士人,曹操有荀彧可以團結士人,劉備麾下的關、張、趙都是豪俠出身,黃忠和魏延也出於行伍。

他這種人物性格說白了,就是那種誰要是惹了他,他就要抄傢伙跟人干一架的暴脾氣!關羽是他的兄弟,現在被人殺掉,他必須要去報仇。如不然,別說隊伍不好帶,他本人也會睡不著覺。因為,他就不是那種能目睹兄弟被殺,還能忍氣吞聲的性格。

應該說,諸葛亮的建議還是有眼光的。他認為蜀吳之戰打的是聲勢戰爭,以防守反擊為目的的去打,教訓一下東吳即可,畢竟東吳北面也有曹丕在旁邊窺伺,所以蜀漢不需要動員過多國力,而劉備一旦親征,這個規模就大了,萬一有個閃失,那就是最後的家底兒都叮光五四的沒了。

只不過,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建議,他認為自己戎馬數十年,陸遜算個什麼東西?結果就輸了個精光。總的來說,劉備要親自出征伐吳,是因為當時曹魏的兵力大部分在東吳方向,且劉備出兵伐吳前,孫權和曹丕矛盾不斷,承受了兩線作戰的壓力。

這種形勢下,劉備出兵最好的結果就是逼孫權講和,吐出荊州。最壞的打算就是退回益州,坐等魏吳火拚。因此從戰略上看,劉備伐吳算不算是錯誤的決定。然而不幸的是,事態的發展跳出了劉備的劇本。夷陵之戰前,曹丕沒有給孫權足夠的壓力,逼孫權向劉備認慫;

而劉備在夷陵之戰又敗得太慘,以至於戰後魏吳大打出手時,他連趁火打劫的力氣都沒了。如果他沒敗那麼慘,當魏吳開戰時,他完全可以趁勢要挾孫權,讓孫權吐出荊州。這比他親自跟孫權火拚要划算得多。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