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要等關羽死後才決定稱帝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為何要等關羽死後才決定稱帝呢?

關羽死後劉備未給關羽加謚號,這是很反常的,直到若干年後劉禪才給關羽補了個壯繆的謚號,武而不遂曰壯,繆則指關羽犯有大錯,大致指丟了荊州基地。對比張飛的謚號桓侯,桓是威武的意思,可見不僅劉備對關羽評價不高,整個蜀漢集團對關羽評價都不高。

關羽是他一生最鐵的兄弟,雖然不是一個爹媽生的,但感情勝似同胞兄弟,「食則同桌,寢則同床」,一張床上睡出來的兄弟,你說感情深不深。「食則同桌,寢則同床」是劉備的殺手鑭,屢試不爽,後來靠此又成功俘獲一枚「小鮮肉」諸葛亮,都是好哥們,都是睡出來的感情。劉備還有一句座右銘,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手足不可斷,斷了就殘廢了,衣服無所謂,穿的不舒服丟出去就是了。這句話雖然引起了女人的口誅筆伐,但在當時的男權社會,無疑收穫了無數爺們的「芳心」。

關羽死了,劉備該不該去找孫權報仇呢?當然是該的。倒不是說為了那莫須有的結義兄弟情,而是因為隨著關羽的死,荊州也全部落入了孫權手裡。作為劉備集團的老窩,以及實現他們政治理想的策源地,荊州的損失是無可估量的,這意味著蜀漢這邊將徹底成為一個割據益州的地方政權,遲早任人宰割。關

羽死後不到一個月,曹操由於頭疾發作在洛陽去世,曹操死後,曹丕逼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自此東漢正式滅亡,曹魏政權崛起,既然東漢亡了,劉備又自稱是漢室後裔,此時劉備稱帝名正言順,而建立蜀漢後,既了結了自己稱帝的心願,又能籠絡漢朝舊臣人心,一舉兩得的好事劉備自然不肯放過!公元222年,劉備舉傾國之兵為關羽報仇,對東吳發起了夷陵之戰,但是卻以慘敗告終,自己也不幸在白帝城身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