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三國網小編一起走進瞭解郝普的故事。
郝普是三國時期將領,他本是劉備手下,劉備入川後郝普擔任零陵太守。後來呂蒙用計,迫使郝普投降東吳,此後孫權把郝普還給了劉備。關羽兵敗麥城,郝普再次歸降東吳,而且還官至廷尉。郝普三番兩次背叛蜀國,為什麼東吳依然敢收留郝普呢?反覆無常之人想必誰都不敢重用,除非實在能力出眾,但郝普好像並不是一位大才之人。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為何呢?下面就來瞭解下吧。
一
首先,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郝普,字子太,三國時期人,義陽(治所在今湖北棗陽東南)人。作為荊州人士,郝普原先是荊州牧劉表的手下。在赤壁之戰後,郝普跟隨劉備,成為劉備手下的一員將領。在劉備進入西川,也即和益州牧劉璋爭奪益州的時候,留郝普為零陵郡太守。眾所周知,彼時的劉備,不過只有荊州數個郡的地盤,而郝普可以成為其中一個郡的太守,無疑是其地位的重要體現。換而言之,彼時的郝普,在劉備手下的地位完全可以和魏延、趙雲等人相提並論了。但是,在蜀漢和東吳的荊州爭奪戰中,郝普的表現則讓劉備深感失望。
二
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劉備奪取益州之地,東吳自然要向劉備和關羽索要荊州了。對此,劉備和關羽選擇了嚴詞拒絕。而這,讓東吳上下非常生氣。於是,孫權派呂蒙率兩萬兵士去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在這場爭奪戰中,零陵太守郝普一開始堅守城池,拒絕歸降東吳。不過,呂蒙率兵趕赴零陵,路過酃縣時,順路找到了零陵守將郝普的舊友鄧玄之。鄧玄之會見郝普,把呂蒙的意思轉述給他,也即郝普現在是孤立無援了。郝普信以為真,心中恐懼,於是選擇了出城投降。在郝普投降東吳後,劉備、關羽率領大軍和東吳爭奪荊州。
三
經過湘水劃界後,劉備割讓長沙、桂陽二郡給東吳。對此,東吳自然也是投桃報李,將郝普等原先的蜀漢將領歸還給劉備。眾所周知,劉備此人一向仁義,雖然郝普背叛了自己,但是,劉備依然讓他在荊州為官,以此繼續輔佐關羽。到了公元219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關羽將主力用在了攻打曹魏的襄樊城池上。而這,無疑給東吳呂蒙帶來了可乘之機。於是,呂蒙趁機偷襲荊州,從而擊敗關羽,奪取了荊州之地。在此背景下,郝普又一次歸降了東吳,最終在東吳官至廷尉。相對於孟達等人,郝普兩次背叛蜀漢。
四
最後,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兩次背叛蜀漢的郝普,最終是什麼結局呢?對此,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在東吳為官期間,郝普和隱蕃關係良好。就隱蕃來說,是三國時期曹魏官吏。青州(治今山東臨淄)人。有口才,公元230年,隱蕃奉魏明帝的命令,詐叛歸吳,任廷尉監。因此,隱蕃得以接近擔任東吳廷尉的郝普。就隱蕃來說,在東吳結交豪傑,準備在時機恰當時背叛東吳。不過,隱蕃的謀反行為,最終還是被東吳發現了,並且被東吳將士斬殺掉。至於參與其中,也即意圖背叛東吳的郝普,自然也受到牽連,因此自殺。總的來說,在三國時期,郝普不僅兩次背叛蜀漢,還背叛了東吳,最終自然不會獲得善終的結局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