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個戰亂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然而就在魏、蜀、吳三個軍事集團剛崛起的時候,郭嘉不幸早逝,這是為的不幸;龐統不幸早逝,這是蜀的不幸;周瑜不幸早逝,這是吳的不幸;然而這三位人才對當時的軍事集團來說,那是不幸的。就這三個人的實力對比,到底對那個集團損失更大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先從集團的利益出發,看看他們對集團做的貢獻,再看看他們的去世又讓集團損失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郭嘉在魏的貢獻
郭嘉最早的時候,跟著當時勢力最強的袁紹。當郭嘉和袁紹接觸一段時間後,他發現袁紹做事情優柔寡斷,不善於用人,他認為袁紹不是統一天下的人。決定跳槽。這個時候荀彧向曹操推舉了郭嘉,當時曹操接見郭嘉,詢問郭嘉攻打心腹之敵袁紹,有多少勝利的把握。郭嘉從道義、用人、執法、用兵、決策等十個方面,把曹操和袁紹作了分析和對比。
郭嘉斷言,雖然袁紹和曹操雙方實力懸殊,最後失敗的必是袁紹。曹操聽完非常高興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郭嘉對曹操也是傾心折服,非常高興地說「真吾主也」。建安二年(198年),曹操滅呂布,郭嘉和荀攸參謀。呂布滅了以後,又是郭嘉獻策,讓曹操進攻河內,和袁紹在河上建立對抗。
建安四年(200年),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屯駐官渡迎擊袁紹。這時劉備在徐州殺掉車胄,在沛縣反曹操,曹操避免兩線作戰,打算趁袁紹大軍還未南下之時,迅速出兵擊敗劉備,但又擔心袁紹從背後殺來,於是就問郭嘉。郭嘉分析:「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這讓曹操堅定了信心。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親率大軍從官渡出發東征劉備,郭嘉果然料事如神,一舉擊敗劉備,獲其妻子,生擒關羽。劉備全軍覆沒,曹操勝利回軍官渡,袁紹才慢騰騰地殺來。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死,諸將勸曹操吞併袁譚、袁尚。又是郭嘉力排眾議,郭嘉料定袁家二兄弟,雖然擁兵一定互不相容。「不如南向荊州擺出要討伐劉表的樣子,等待二袁相爭。可量以一舉平定。」
曹操採納了郭嘉的建議,率領大軍南下,袁氏二兄弟果然為爭冀州大打出手。曹操抓住戰機各個擊破,結果滅了袁譚,袁尚敗逃烏桓。曹操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冀州,郭嘉也被封為洧陽亭侯。曹操打算乘勝追擊袁尚,諸將又害怕劉表派劉備襲擊許昌。曹操又問郭嘉。郭嘉對曹操說:「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完全如郭嘉所料,曹操大獲全勝。袁尚被公孫康所殺,袁氏家族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曹操統一了北方,郭嘉在平定烏桓的途中,不幸患病。不久病死,曹操親自到靈堂弔喪,曹操更是用精煉的語句道出了無限的哀傷:「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龐統在數的貢獻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劉璋的命令到荊州,迎接劉備到益州共同抗擊張魯。法正希望劉備藉機取益州,劉備非常猶豫,龐統進言:「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
劉備還是擔心說:「現在我和曹操水火不容,曹操暴虐,我仁慈,曹操狡詐,我忠誠。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和他相反,如果要得到益州,而失信於天下,這件事情可能行不通。」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劉備認為龐統說得有道理,才帶領龐統和數萬士兵進入益州。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見,龐統勸劉備在宴會上挾持劉璋。被劉備拒絕,劉璋就讓劉備攻擊張魯,自己回了成都。劉備帶領部隊到了葭萌關,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在葭萌關屯兵一年,龐統向劉備獻上三條妙計。
《三國誌》記載:「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逕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著名將領,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
劉備認為中計可行,就按照中計而行,結果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涪城。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帶領諸葛亮、張飛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大軍攻城,不幸被箭射中。並賜龐統關內侯,定謚號靖侯,後來龐統葬於落鳳坡。
周瑜在吳的貢獻
周瑜年輕的時候和孫策特別好,還認孫策義母。初平二年(192年)孫堅戰死,孫策帶領父親兵權,依附於袁術。到了興平(195年),周瑜前去探望周尚,正好孫策率領軍隊入歷陽,將要東渡長江,於是寫信給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孫策,孫策高興地說:「我得到你,大事一定可成」。孫策帶領周瑜進入曲阿,趕走了孫繇,這個時候孫策擁有幾萬兵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軍南下,劉琮投降,劉備潰敗,曹操給孫權下戰書,發動赤壁之戰。這個時候孫權帳下,張昭為首的文官主張投降,這個時候周瑜挺身而出,他指出「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既然漢賊,討伐他屬於正義之師,在周瑜的帶動了吳軍同仇敵愾。
為了完全解除孫權的擔憂,周瑜對孫權說:「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軍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周瑜又指出曹軍的四個不利方面:一、北土未安,操有後患;二、北方步卒,不習水戰;三、戰線太長,供應不濟;四、北兵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周瑜又用黃蓋詐降計,火攻曹軍。曹軍此役損失慘重,只能退回北方。孫劉聯軍經過一年的征戰,劉備得了江南四郡,周瑜佔了江北的南郡、江夏郡,曹操持有襄陽郡,曹孫劉三分荊州,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江陵,行到巴丘,突然病逝,年僅36歲。
三個謀士參謀早逝,對各自集團的影響
郭嘉的早逝,對曹操的統治大業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在赤壁遭到孫劉聯軍火攻後,大敗而回。曹操無限感慨地說:「郭奉孝在,必不使孤至此。」龐統為劉備立下的功勞也不小,龐統戰死,劉備不得不把諸葛亮從荊州調回來。因為荊州沒有諸葛亮,就沒有人給關羽出謀劃策,導致關羽丟失荊州。
周瑜對孫權的作用也非常大,在周瑜的指揮下,孫權在赤壁之戰中打敗了曹操。穩定了江東局勢,周瑜正在奪取益州的時候,可惜周瑜英年早逝,最後讓劉備佔了便宜。這三個人當中對各自軍事集團,影響最大的還是郭嘉。如果郭嘉幫助曹操在赤壁之戰取勝,也沒有後面周瑜和龐統什麼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