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正:蜀漢最後一位忠臣,曾替劉禪寫降書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郤正:蜀漢最後一位忠臣,曾替劉禪寫降書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郤正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一、誰來寫降書?

公元263年,鄧艾率軍翻越過陰平險道,出現在江由城下。眼前是易守難攻的城池,身後是衣衫襤褸的士兵。鄧艾深知,若不能盡快拿下江由得到補給,就算越過陰平又如何?依然會被耗死在江由城下。

但歷史卻在此刻,開了一個大玩笑,蜀漢的江由守將投降了,鄧艾大軍瞬間得到補給後,就地復活。隨著鄧艾在綿竹又敗諸葛瞻,蜀漢京城成都,已是一片慌亂。

有大臣建議,趕緊逃向南中。有大臣道,去投降東吳,但譙周卻建議投降曹魏,瞬間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這就是蜀漢滅亡前的怪象。莫非滿朝文武,真就沒有人建議劉禪,死守成都待援嗎?

有!蜀漢秘書令郤正,便建議:趕緊調閻宇和霍戈回援,我們則死守成都,兩面夾擊鄧艾!但郤正的聲音,卻旋即被淹沒在一片投降聲中。就這樣劉禪決定投降!問題是,投降是需要有人寫降書的,誰來寫?

這個重任,當仁不讓應屬於譙周,畢竟就他嚷嚷的最歡樂,嗓門最高亢。但哪料譙周卻晃著腦袋,精神分裂般地說道:別介啊,我譙周主張投降曹魏,那是為了成都百姓著想,所謂「天地之至德曰生」。但至於到寫降書,這是讓我譙周背叛大漢,我豈能留罵名於後世?

已經沒法評價譙周了,還是引用他的學生陳壽,對他的評價,因為看著最歡樂:譙周詞理淵通,為世碩儒……這是陳壽,在力捧老師譙周,奈何他的老師譙先生,卻用事實,生動解釋出了啥叫「詞理淵通」。

如今,劉禪決定投降了,可降書卻沒人寫,這可怎麼辦?這時,建議死守成都待援的郤正又站了出來,低聲說道:我來寫吧!這回,郤正的聲音所有人都聽到了,並在蜀漢上空,繞樑不絕……這是悲是喜,是苦是樂?其實無需多言了。

所謂「大奸似忠,大忠似奸」,到底誰忠誰奸,高超的演技只能蒙騙一時,卻無法逃脫歷史公正的審判。譙周,雖有其學生陳壽,為其「擦脂抹粉」,卻終究無法掩蓋,他鼻樑上的那一片「白」。 郤正雖背負著罵名寫了降書,哪料卻一筆寫出了忠義千秋!

二、誰跟著劉禪去見司馬昭?

劉禪投降,蜀漢亡國。可真如譙周所說,投降是為了成都百姓的安穩著想嗎?公元264年的正月,由於鍾會反魏,引發了成都大亂。

關羽的全族便是在此刻被殺盡!關羽啥地位,都沒法保證家族人的安全,那些成都百姓還用說嗎?且就連劉禪他自己也受到了威脅。以至於賈充威逼劉禪,你趕緊離開成都去洛陽,找司馬公卻保護你吧。

劉禪只得聽從。但從成都到洛,一路山高路遙,盜匪出沒,再者以當時情況,誰又能保證劉禪在遷移路途中,不死於人為製造的「意外」?所以,這就是條九死一生之路。可當初齊勸劉禪投降的大臣們,卻沒一個人願意跟隨。

譙周去嗎?根本不去。他是在司馬炎稱帝后,多次下旨催促下,才悻悻前往的。再說,人家不是說過嗎,是為了成都百姓勸劉禪投降。劉禪已經不是皇上了,還陪他玩個啥?那麼誰跟著劉禪踏上這條九死一生的遷移之路呢?又是郤正!所以,在史書上就便出現了這樣的記載。

在洛陽,當司馬昭問劉禪想不想蜀漢時,劉禪答:此間樂,不思蜀。跟著就是郤正,勸說劉禪不能這麼說,要說:先人的陵墓在蜀,所以日夜想念。如此一來,說不定司馬昭就能放你回去了。

隨後,當司馬昭再問時,劉禪照著郤正的話一說,司馬昭立刻就明白了,問:誰教你的?劉禪道:郤正!引得司馬昭大笑,而郤正卻只能低頭輕歎……司馬昭由此認識到了郤正,隨後二話不說,將郤正封為「關內侯」,然後就從劉禪身邊調離了。

劉禪拉著郤正的手,垂淚道:我原來,都被黃皓那些人騙了,如今才真正瞭解了你。可惜,一切都太晚了。的確,一切都太晚了,蜀漢最後一位忠臣,就這樣也被司馬昭強行從劉禪身邊調離。

如今,翻閱蜀漢滅亡前後這段歷史,除了感慨,感歎外,竟然更多的是無言的感覺,真不知當郤正離開劉禪時,他會如何回想這一切。本是蜀漢臣,如今卻成曹魏侯。但無論如何,這位蜀漢最後一位忠臣,都無愧於天地,畢竟,他無論忍辱寫降書,還是成為曹魏侯,郤正的悲苦,都源自於他的忠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