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的三大同僚仇敵是如何了結恩怨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代的三大同僚仇敵是如何了結恩怨的?

一般說來,一個集團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在三國形成鼎立之勢後,這種共命運的情況就更加明顯。但是,在一個集團內部,由於局部利益的衝突,同僚之間的關係也會勢同水火,彼此視對方為仇敵。且看三國三大同僚仇敵以及他們的仇怨是如何瞭解的。

甘寧與凌統

甘寧年輕時前去依附劉表,因為得不到劉表的選拔任用,轉而依附黃祖,因為同樣得不到重用,甘寧來到了東吳。在周瑜和呂蒙的併力推薦下,孫權認識到了甘寧的不尋常之處,對待他和老臣一樣。甘寧對孫權獻計說:「曹操終究是要篡奪漢朝的。荊州大山連綿,江河流轉暢通,實在是國家(東吳)西面有利的形勢。劉表這個人思慮短淺,兒子都不長進,不是能夠傳承父業的人物。主上應該盡早謀取,不可落在曹操的後邊。謀取荊州的計劃,應當先攻取黃祖。黃祖如今年老昏聵,又很不得軍心民心,主上如果現在攻打他,必定能夠打垮他。一旦打敗了黃祖,再向西佔據楚關,大局的趨勢就更加廣大,然後就可以謀取巴蜀了。」

這和魯肅的「據江東、除黃祖,進而伐劉表」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是東吳的第二版「隆中對」。孫權聽從了甘寧的建議,向西進軍,最終打敗了黃祖,俘虜了他的全部人眾。甘寧被授予一支人馬,屯駐當口。赤壁大戰後,甘寧因為有功,被孫權任命為西陵太守。後來在進攻皖縣的戰鬥中有功,被任命為折衝將軍。

凌統的父親凌操跟隨孫策起兵,因為殺敵每每衝鋒在前,擔任永平縣長又有政績,被升任為破賊校尉。後跟隨孫權討伐江夏,大敗敵軍前鋒,身中流箭而亡。孫權因為凌操為國而死,又因為凌統有好名聲,就任命凌統為別部司馬,代理破賊都尉,這年凌統只有十五歲。孫權再次征伐江夏,凌統擔任前鋒,斬殺掉黃祖的部將張碩,孫權得以迅速進軍到江夏城下。又因為凌統率先攻進了江夏城,凌統被任命為承烈都尉,後升任為校尉。後來在攻破皖縣的戰鬥中有功,被任命為蕩寇中郎將。

《吳書》記載說,凌統的父親凌操是被甘寧射殺的,因此凌統非常怨恨甘寧,甘寧也常常防備著凌統,盡量不和凌統見面。孫權也指示凌統,不得仇恨甘寧。有一回兩人在呂蒙的宴會上相遇,喝醉了,凌統就起來舞刀。甘寧也起來,說,我能來一段雙戟舞。呂蒙說:「你甘寧雖然很有本事,但不如我呂蒙舞得巧。」於是一手拿刀,一手持盾牌,站在中間將他們倆分開。後來孫權知道凌統是想報仇,就命令甘寧帶著所屬兵士,到半州(今江西九江境內)去駐守。這有點兒像是鴻門宴的情節,項莊舞劍,項伯跟著起舞,樊噲進來,舞劍結束。

《三國演義》說到兩人仇怨是怎樣結束的呢?在一次戰鬥中,凌統出戰魏國樂進,甘寧陪在孫權旁邊觀戰,凌統戰馬被射,人落於馬下。樂進持槍來刺,被甘寧射中,凌統得以不死。自此兩人結為生死之交,不再交惡。文學作品,情節越是曲折越好看,這也是文學的魅力所在。實際情況,一國君主若是觀戰,不可能是在一箭之地的距離,那樣肯定會被亂箭射死,「擒賊先擒王」嘛!由此可知,孫權若真是觀戰,即便甘寧在身邊護衛,其箭也不可能射中樂進。因為孫權不是那種衝鋒陷陣的將軍。最可能的情況是,有了孫權的命令,凌統是忍下了復仇的念頭。凌統是個忠君之人,若不是喝醉了酒,是不會違背孫權的命令的。

有件事可以說明凌統在清醒理智的情況下是可以忍耐的。凌統曾經和都督陳勤一起飲酒,陳勤縱情任性,對參與宴會的人傲慢無禮,凌統改正他的這種行為,反而被陳勤怒罵,還拐帶著罵了凌統的父親。凌統流下了眼淚,但還是忍了。離開宴席以後,陳勤趁著酒勁兒,在路上繼續侮辱凌統,凌統忍無可忍,拔刀砍了陳勤。

陳勤在酒席上罵了凌統的父親,凌統流淚卻沒有發作,說明凌統能忍。

凌統能忍、忠君,再加上死得早,這讓他對甘寧沒有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正因為如此,兩人都沒有因此而獲罪,又因為兩人都是病死的,也可以算作是善終吧。尤其是凌統,因為死的時候兩個兒子年齡小,孫權就把他們納入內宮撫養,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

劉封與孟達

孟達原本是劉璋的屬將。劉璋要將劉備迎接入川,派法正和孟達各率兵二千前去迎接。劉備把這四千人都留給孟達,讓他駐守在江陵。蜀國平定以後,孟達被任命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劉備命令孟達從秭歸向北進攻房陵。孟達得手後,繼續向北進攻上庸。劉備擔心孟達難以獨自取得勝利,就派遣劉封自漢中沿沔水南下統領孟達的軍隊。上庸太守率眾投降,兩人留在上庸。關羽在荊州發起了襄樊戰役,多次通知劉封和孟達發兵前來支援,兩人以上庸的山區和邊郡剛剛依附,不能再讓他們生變為理由,拒不接受關羽的命令。關羽失敗被殺,劉備為此非常怨恨。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是武藝高強,後來跟隨諸葛亮入川,又立有很大功勞,被任命為副軍中郎將。攻下上庸以後,劉封又被任命為副軍將軍,可以說是「權高位重」。不過,劉封這個人剛愎自用,再加上和劉備這種特殊的關係,很難和人相處。孟達呢,也認為自己有才,攻下房陵和上庸有功,所以,兩人誰也不服氣誰。為此,兩人經常爭吵,最終結成仇怨。劉封剝奪了孟達出行時的儀仗樂隊,這讓孟達更加怨恨劉封。

孟達怨恨不滿劉封的所作所為,又擔心劉備追究不救援關羽的罪行,就寫了一封信給劉備,投降了魏國。魏文帝曹丕給了孟達高官厚祿,讓夏侯尚、徐晃和他一道進攻上庸的劉封。劉封這個人大概作戰還行,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上恐怕確實有問題,他手下的將軍申儀也背叛了。劉封戰敗,逃回了成都。申儀是申耽的弟弟,申耽原來就是上庸太守,投降劉備後,繼續留任。劉封一走,申耽也投降了魏國。

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果然責備他欺壓孟達,又追究他不救援關羽的罪過,於是便賜令劉封自殺。當然,深層次的原因是劉備已經立了親兒子劉禪為太子,害怕這個劉封將來難以控制,所以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讓劉封死。但是,劉封不能統御孟達,致使孟達叛敵,因而丟失了上庸,這也讓劉備殺他有了借口。

說起來,孟達也不是一個寬容之人。魏國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併為新城郡,讓孟達擔任新城太守,讓申儀擔任魏興太守。結果是孟達和申儀也不和睦,後來在魏明帝時期,孟達又想叛魏歸蜀,被申儀斷絕了蜀道,蜀國救兵不至,司馬懿攻破了新城,孟達被殺。

魏延與楊儀

魏延和楊儀都是諸葛亮的屬下。諸葛亮北伐,魏延統率著先鋒部隊,兼任著丞相府司馬,後來更是因為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而這時期的楊儀,開始為丞相府的參軍,後來升任為丞相府的隨軍長史,留守的長史是蔣琬,就是接替諸葛亮的那個人。魏延作戰勇猛,戰功卓著,並不是馬謖之流能比,諸葛亮讓他統領前鋒部隊自不必說;但這個楊儀也不是一個庸才,他跟隨諸葛亮出征,規劃軍隊的分佈編排、籌集糧草、以及軍隊的約束調度,總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辦理完畢。不過,這兩個人卻像是兩匹烈馬,始終不能夠拴到一個槽裡,連諸葛亮這樣能力的人都為此傷透了腦筋。兩人相互憎惡,勢同水火,到了激烈的時候,魏延甚至要拔刀砍了楊儀。幸虧諸葛亮手下還有一個參軍費禕,每逢這種情況,費禕就擋在兩人中間,為他們勸解。所以,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兩人雖然常常吵鬧,還沒有鬧出大亂子。

諸葛亮死後,兩人的矛盾終於來了一個大爆發。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諸葛亮病逝於北伐軍中,臨終前讓大軍回到國內,並且還安排了撤軍次序,就是讓魏延斷後。魏延認為,不能因為諸葛亮的死而終止了伐魏大事,可以讓一部分人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回成都,大軍留下來繼續伐魏。而楊儀仗著有丞相的臨終遺命,根本就不管魏延怎樣想怎樣做,還在慢騰騰地安排著撤軍事宜。魏延一氣之下率先撤軍向南,軍隊走過後就燒燬了閣道,還佔據了褒谷口攔擊楊儀。楊儀這才趕緊撤軍,鑿山通路,晝夜不停,緊緊地咬住魏延。兩人還各自上表後主劉禪,相互指責對方叛逆。由於楊儀手中有丞相的靈柩,魏延的部下覺得魏延沒有道理,都逃散離開了魏延,魏延逃跑被殺。

楊儀自認為殺掉魏延,帶回了大軍,這個功勞最大,一定會代替諸葛亮為丞相,卻不知諸葛亮早就和劉禪有交代,死後由蔣琬繼任。楊儀雖然得到了一個中軍師的官銜,卻反而沒有了實權,做了一個閒人。後來更是時時牢騷,見了誰都要發作一通。費禕前去安慰他,楊儀更是口無遮攔,說了「當時要是把軍隊交給魏延……」等等真正叛逆的言語,結果被費禕告發,流放到漢嘉郡成了一介平民。更因為上書誹謗被朝廷下令逮捕,無奈自殺。

這兩個都想繼承諸葛亮為蜀國宰相的人,也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吧!這六個人注定了是三對冤家?《三國誌》把他們每一對都放在同一卷裡寫。孟達沒有傳,乾脆就直接寫在《劉封傳》裡面。所以說這人看事情要看你把眼光定位在什麼地方,假如那眼裡只有一個仇敵,其他的什麼都看不見,也可能你的志向目標也就是一個人那般大小。相反,你如果是把目標定的遠大,真正能夠做到胸懷天下,又怎會容納不了一個同僚!所以說,既為同僚,雖然有矛盾,甚至是有仇,是不是能夠從凌統身上學到點兒什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