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少年孫權初掌江東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病逝之後,臨終受托的張昭、周瑜等人,全力輔助孫權,使他很快將工作步入了正軌。在此期間,曹操還假借天子的名義,任命孫權為討虜將軍,兼任會稽太守並駐守吳郡。這也算是得到了朝廷的正式任命,名正言順地成了東吳之主。正當一切都在井然有序進行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讓孫權始料未及的事情。
根據《江表傳》中的記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下書責權質任子。」這裡「質子」其實就是「人質」的意思,是從春秋時期延留下來的一種管理制度。眾所周知的秦始皇嬴政,幼年時期就是在趙國當過質子;而三國裡的曹操,少年時也在朝廷中當過質子。質子政策在當時是很普遍的一種上級對下級的管理行為。
遣送質子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方便朝廷對地方大員的管理,以防止擁兵自重、叛亂等行為的發生;二是地方大員遣送質子,也是向朝廷表示忠心和臣服的一種體現。孫權面對「遣送質子」的事情,感覺非常棘手,所以就招來了群臣商議對策。不過在商議對策的過程中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是以張昭等人為首的「投誠派」;一種是以周瑜等人為首的「反對派」。
根據《江表傳》中的記載:「權召群臣會議,張昭、秦松等猶豫不能決。」為什麼猶豫不能決呢?張昭作為東吳重臣,統領文官體系,怎麼可能在這種事情上拿不出主意呢?所以,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對曹操下書遣送質子的「投誠」行為。
其實以張昭為首的文臣們贊成遣送質子的行為,也很好理解。文官謀事,以文治安邦為主,最忌刀兵相見,安詳平和、興盛繁榮是他們最大的追求。而當時的情況是:「曹公新破袁紹,兵威日盛。」這也說明曹操當時剛打完勝仗,軍隊的士氣比較旺盛,文官們就害怕曹操會以此事為借口出兵討伐東吳,萬一東吳的將士不敵,先前的一切努力就全部白費了。不過,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呢,文官們對於名節是非常珍視的,他們非常重視「正名」。關於這一點可以這樣理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權接受朝廷的委任,以討虜將軍的身份駐守吳郡。這對於文官們來說,就是被朝廷認可的「正名」。所以,現在按照朝廷的慣例遣送質子也是很合理的行為。如果不送的話,那就違背了朝廷的意願和制度,說明有不誠之心,成了想要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
以周瑜為首的武將體系反對遣送質子,這就更好理解了。武將謀國,靠的就是兵銳將猛、戰場殺敵。雖然在戰場上也會使用權謀詭計,但主要還是用刀兵強弱來說話,武力定國安邦是他們最大的追求。這和文官體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江表傳》的記載中,雖然周瑜在陳策的時候,細數了一大堆東吳現存的優勢,比如「境內富饒,人不思亂,兵精糧多,所向無敵」等等。但是這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在安撫孫權和眾文官大臣們的場面話。他真實反對的依據是在哪裡呢?《三國誌孫破虜討逆傳》的記載中說得很明白,孫策在兼併江東的時候,曹操就意欲出兵征伐孫策了。為什麼最後沒有出兵呢?「是時袁紹方強,而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這就是原因:袁超勢力強盛,而孫策的軍事也不弱,曹操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和軍力。
現在雖然袁紹兵敗,憂憤而死,但是實力並沒有傷及根本。根據《三國誌袁紹傳》中的記載:袁紹的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佔據著重要的郡縣並且還手握重兵,依然是曹操的頭等大敵。再加上江東平定多年,通過孫策的治理,現如今的軍事實力,也遠比當時更強,所以,周瑜是堅決反對向朝廷遣送質子的。
另外通過這件事情,也從中看出了孫權雖然少年聰慧、沉穩、有見地,但是畢竟在年齡和經驗方面還是存在在很大的不足。這在《江表傳》的記載中就有一個很好的體現。在張昭和周瑜他們僵持不下的時候,孫權也沒了主意,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就向母親吳國太求助。「權母曰:『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孫策)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有了母親的這句話,孫權才下定了決心「遂不送質。」還有就是在《三國誌董襲傳》中:「權年少,初統事,太妃憂之,引見張昭及襲等,問江東可保安否。」這一點也說明了孫權當時年齡和經驗的不足,執政能力和水平還是很讓吳國太擔心的,所以親自過問東吳的情況。
在「遣送質子」這一件事上凸顯了很多問題。首先,以張昭為首的文官體系相對保守、文弱,遇事缺乏主動性,大有「小富則安」的思想在裡面作祟;其次,通過這件事也彰顯了周瑜縱觀全局的分析能力,對當前的整個大局勢看得非常透徹;最後,就是孫權畢竟由於本身性格、年齡和經驗等諸多方面的因素,統御全局、審視判斷的能力,還有很大的缺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