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以後,起義軍隊伍中的劉邦被項羽遣入巴蜀,後來考慮劉邦進了交通閉塞的巴蜀,估量這條泥鰍也翻不起大浪了,樂得再做人情,便在別人的建議下,把漢中也劃為劉邦所任的漢王轄區。劉邦以這塊被世人公任的偏僻之地為平台,不長時間就從被人管制的囚徒變成了下山發威的猛虎。先是前出關中,隨之挺進中原,前後用了五年時間,終於整垮貌似強大的項羽勢力,建立一統江山的大漢基業。到了三國時期,西蜀踞的地盤位置和當年劉邦的一樣,面積還遠超當年的劉邦。可是經劉備、諸葛亮、姜維幾代雄才大略的人物苦心經營,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這是為何呢!我個人認主客觀原因很多,也許有以下主要幾條:
一、團隊成份不同。劉邦入漢中時,帶去的多是中原子弟和「先入關中」期間招募關中本人。這些人離家久了,覺得被項羽壓制,心裡憋氣,想早日殺回老家團聚,加上項羽「殺降」也得罪了不少關中老少,這些人對項羽懷有殺親之仇。所以劉邦大軍在韓信指揮下,一旦「暗渡陳倉」得手,立即如下山猛虎,一心滅楚風光還家。這有點像後來的中國遠征軍敗入印度後,殺回國內的士氣很足,讓日本人都哀歎:支那軍回家心切,勢不可擋。而劉備諸葛亮帶入巴蜀漢中的隊伍多是荊州一帶的江南人,此外就是新招募的大量巴蜀本地人。自蜀漢失去荊州以後,原來的「荊州幫」回家反而有了後顧之憂,「巴蜀幫」卻自然戀家。諸葛亮「滅曹興漢」的既定路線又是從咸陽而東,顯得曲折艱難。一方面是「荊州幫」回家越來越難,這些人拋下祖根父業追隨劉備諸葛亮入川,早先是劉備的夷陵之敗使之寒心,後來是諸葛的曲線回家使之灰心。另一方面是「巴蜀幫」離家越來越遠,大家都知道以弱凌強前景暗淡,當面之敵是佔盡政治經濟上風,根基穩固的曹魏勢力集團,不比當年不識時務,盲目自信的項羽可以憑毅力熬得垮。所以麾下的士氣與當年的劉邦團隊相比自然遜色。
二、政治號召力不同。秦亡以後,其留下的政治遺產天下一統和「郡縣制」已經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人民奮起反秦只是反其暴政而非反其國家一統的有效管理體制。而項羽出於戰國時期的舊貴族情結,其政治目標只停留在恢復秦以前的一主稱霸諸侯割據的格局上,這與人民群眾痛恨分裂混戰局面的認知背道而馳。劉邦出身於秦末底層公務員(亭長),對天下一統和分裂割據的優劣對比爛熟於心,其政治主張自然契合時勢人心,號召力明顯佔了上風,所以越戰越強。而劉備關於「滅曹興漢」的政治口號,只是在官渡大戰前後人們還把東漢朝庭當回事,而曹操「挾天以令諸侯」,一手遮天把持朝政而遭人痛恨的情況下,也許能得人心。而到了赤壁大戰後,「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已經成形。滅曹興漢的政治號召力自然大打折扣。到了劉備稱帝以後,這一政治口號更只是說給自己人聽了,其勢力範圍以外基本沒人再信。所以諸葛亮北伐自然失去了一呼百應的號召力。
三、人文環境不同。秦末,全國除政治統治中樞轉移到秦都咸陽外,經濟文化格局仍然和戰國末期沒有根本性的差別,繼續保持著多元化、多中心的態勢。秦統一的時間持續不長,天下即陷於混亂。反秦義軍興起,秦都的政治影響力隨之下降。全國的經濟文化重心也隨著義軍的聚散而漂移。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后,因其政治主張與時勢人心相悖,所以在項羽的統治中心並沒有形成經濟文化中心和政治凝聚力。而劉邦致力於一統天下努力,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同,容易形成了越來越強的政治凝聚力。而諸葛亮時期,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形成圍繞東漢朝庭而轉移的態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客觀上也撐控了東漢朝庭的政治文化體系,其周圍自然形成了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諸葛亮主政的西蜀勢力集團偏處一隅,離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距離始終難於縮短,自然難於凝聚全國的人心,其成功難度自然越來越大。
四、人才發展不對稱。劉備、諸葛亮勢力集團的文武人才在創業時期形成高潮以後,沒有持續跟上,在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馬良等老一輩先後凋零後,新一輩傑出者廖廖。連關羽時期不起眼的跟班武將廖化,到西蜀末期還在頂大梁。而曹魏勢力由於人力資源雄厚,人才發展梯次銜接也比較緊密。曹仁、曹洪、夏侯淵、張遼、張合、徐晃、許褚等人之後,繼之而起的郭淮、鄧艾、鍾會等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再繼之而起新新一輩也有不少曠世英才。就連諸葛亮父子的本事傳承與司馬懿父子的手段相襲也不能相比。人才強弱及其鏈接的優劣對比,自然影響政治軍事鬥爭結果。
五、西蜀和曹魏的政治綱領優勢沒有明顯區別。諸葛亮、曹操都是主張和實行平民政治和「虛君實相」的開創性人物,也共同面對士族勢力的挑戰。士族勢力是東漢末期左右朝政的三大勢力之一,其中宦官、外戚兩大勢力先後毀於董卓進京前後的宮庭血拼。士族勢力雖然屢屢被董卓等軍閥勢力摧殘打擊,但因其支系複雜、分佈廣泛、盤根錯節,加上其中大多數人物與歷史文化的結合較緊密,與社會的需要也分不開,所以一直沒有斷根種。起於曹魏陣營的司馬懿就是士族勢力的典型代表。曹操英年時期,士族勢力受到打壓和限制,對時下地政治走勢起不了決定性作用。曹操晚年,司馬懿暫露頭角,但曹操清醒地看出司馬懿能力固然可用,但他背後的士族背景始終是自己後輩的重大威脅,所以對他非常警惕。曹操曾鄭重地告誡過後人「司馬懿不可重用」。曹操死後,司馬懿在曹魏陣營的地位不斷強化。司馬懿在軍事對抗諸葛亮的同時,也在曹魏陣營內部進行殘酷的政治洗牌,還在諸葛亮以後的西蜀擴大影響,使西蜀統治中樞內的士族勢力也慢慢崛起。最後誘導西蜀後主劉禪放棄抵抗,投降魏將鄧艾的鐵嘴人物也是一位士族餘孽。所以諸葛亮的事業不是毀於他及其追隨者的智慧缺陷,而是毀於死灰復燃的士族復辟勢力對其侵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