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為孫吳。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文章,歡迎閱讀哦~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東吳權臣孫綝發動兵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孫休與張布丁奉合謀,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重病在床,以手詔命丞相濮陽興入宮,令太子孫灣(上雨下單)出來拜見濮陽興。永安七年(264年),孫休這位皇帝病重在床,甚至無法說話,就緊握著濮陽興的手臂,指著太子把他托付給他。
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264年9月3日),孫休駕崩,年僅三十歲。元興元年(265年)十二月,葬於定陵。值得注意的是,孫休在去世之前,明明有兒子,甚至還冊立了太子,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他的侄子孫皓即位。對於孫皓這位皇帝,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公元280年,西晉大軍進攻東吳,孫皓放棄抵抗,這意味著東吳的正式滅亡。那麼,問題來了,東吳皇帝孫休去世後,明明有兒子,為何最後是侄子即位呢?
一
首先,孫休是吳大帝孫權的六子,還是東吳第三位皇帝。對於孫休來說,共有四個兒子,其長子更是在公元262年就被立為太子了。不過,永安七年(264年),吳景帝孫休去世,結果卻是孫休的侄子孫皓即位。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孫休去世時,他的兒子年齡較小,長子更是只有10歲上下,所以東吳群臣違背孫休生前的遺願,改立孫皓為皇帝。
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雖然孫休這位皇帝有不止一個兒子,但是,孫休去世的時候,蜀漢剛剛被曹魏消滅,再加上交阯(郡治今越南北寧市)發生叛亂,東吳國內比較慌亂,就想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對此,在筆者看來,孫休去世時的情況,實際上和孫策去世時的情況存在相似之處。而就後者來說,也是明明也有兒子,卻選擇讓相對年長的孫權即位。在公元264年,東吳無疑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
二
在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此戰,鄧艾偷渡陰平,迫使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到了公元264年,蜀地的叛亂平定之後,曹魏得以有效控制了巴蜀之地。在此基礎上,東吳自然成為司馬氏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在吞併蜀漢之後,司馬氏所掌握的疆域、人口、兵力,都是吳國的數倍了。與此同時,東吳的交趾(郡治今越南北寧市)發生叛亂,這讓東吳朝廷意識到了威脅,也即稍有不慎,很可能就要走向覆滅了。
而在公元200年,孫策臨終之際,江東六郡幾乎是剛剛攻佔的疆域,本來就沒有建立比較穩固的基礎,而在江東之外,還有劉表、曹操等諸侯虎視眈眈。所以,對於孫策來說,儘管有兒子可以即位,卻依然選擇讓弟弟孫權即位。當然,情況不同的是,孫休去世後,左典軍萬彧以前擔當烏程令的時候,與孫皓關係很好。便向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孫皓,說孫皓才識明斷,很有當年長沙桓王的風采。
三
孫皓是孫權廢太子孫和之子,也即是孫休這位皇帝的侄子。對於孫皓來說,不僅年齡相對年長,還因為個人的才能獲得了東吳大臣的認可,得以成為東吳皇帝的人選。於是,濮陽興和張布說服朱太后讓孫皓繼位。這一年,孫皓二十三歲。永安七年(264年)八月初三日,孫皓被擁立為帝,時年二十三歲,孫皓即位後,任命上大將軍施績、大將軍丁奉為左右大司馬,張布為驃騎將軍,加侍中,對諸位大臣班賞。同年十月,吳景帝孫休的四個兒子則分別封為豫章王、汝南王、梁王、陳王。
據《江表傳》記載,孫皓初立時,下令撫恤人民,又開倉振貧,一時間,孫皓被人們認為是賢明的君主。但是,在小有成就之後,孫皓就顯示出自己志得意滿,甚至粗暴驕盈的一面。在發現孫皓的變化之後,濮陽興和張布暗地裡感到懊悔,有人告訴孫皓,二人被誅。至於當初推舉孫皓的左典軍萬彧,自恃自己與孫皓有深交,頻頻勸諫,惹得孫皓髮怒,也招來殺身之禍。
四
最後,甘露元年(265年),孫皓逼殺朱太后,隨後又把孫休的四個兒子遣送到一個偏遠的小城,到達後,不久又追殺其中較年長的兩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坐穩江山之後,孫皓暴露出自己殘暴多疑的一面,這體現出在他對孫休妻子、兒子的殺戮上。天紀三年(279年)冬天十一月,晉武帝令鎮軍將軍司馬胄、安東將軍王渾、建威將軍王戎、平南將軍胡奮、鎮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唐彬等分六路大舉伐吳。天紀四年三月壬寅日(280年5月1日),王濬最先到達,孫皓聽從胡沖的建議,倣傚劉禪的做法,也即主動向西晉大軍歸降。
公元280年,西晉大將王濬接受孫皓的投降,親解其縛,接受寶璧,焚燒棺櫬,並派人將孫皓一家送到晉都洛陽,孫吳至此滅亡。在此基礎上,孫皓歸晉來到洛陽之後,得到司馬炎接見,被賜號為歸命侯。之後,孫皓便在洛陽居住。總的來說,對於孫皓這位君主,顯然不能稱之為三國時期的賢明君主,也即孫皓登基之後,不僅沒有增強東吳的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吳國的滅亡進程。而在此之前,孫策傳位給孫權,後者無疑是奉命於危難之際,通過努力避免了江東勢力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