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劉秀的兩大絕技:一個助曹操穩定內政,一個助劉備天下三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漢光武帝劉秀的兩大絕技:一個助曹操穩定內政,一個助劉備天下三分

三國時期有兩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的故事:

其一是曹操焚信。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爆發大戰,史稱官渡之戰。官渡之戰的結果是曹操大勝,袁紹大敗。官渡之戰後,曹操收繳袁紹的輜重圖書珍寶,意外發現許都官員和軍中為了向袁紹表效忠,暗中寫給袁紹的書信。

如何處理這些書信?

有人建議按照書信進行追查,曹操卻下令將其全部焚燬。有人不解,曹操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三國誌·魏武帝紀》)意思就是說:當時袁紹勢頭強勁,我曹操自己都難以確定能不能保住性命,何況是他們這些人呢?

其二是劉備三顧茅廬。

劉備在新野時,謀士參謀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劉備起初還不太瞭解諸葛亮的才能,便對徐庶說:「你去請他。」徐庶卻說:諸葛亮是大人才,「不可屈致也」,你應該親自去請他。劉備於是親自去請諸葛亮,「凡三往,乃見。」(《三國誌·諸葛亮傳》)

曹操焚信,體現了曹操的胸襟氣度;三顧茅廬,體現了劉備的求賢若渴。看完這兩個故事,我們不得不感歎,曹操和劉備之所以能夠與孫權三分天下,各成一方雄主,確實是有原因的。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焚信和三顧茅廬這兩個故事被羅貫中演義得十分精彩,但那都是文學藝術的東西,我們不去說他。

有意思的是,曹操焚信和劉備三顧茅廬的做法,實際上很可能是學自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也就是說,最早干焚燒書信和三顧茅廬之事的是漢光武帝劉秀,曹操和劉備只是偷學了劉秀的做法而已。

劉秀焚信

更始元年,即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任命劉秀為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前去平定黃河以北地區。

原西漢已故趙繆王劉元的兒子劉林建議劉秀,在列人縣境內決開黃河,用以淹沒赤眉軍。劉秀沒有聽從,前往真定。劉林等於是率領數百人進入邯鄲城,立假冒漢成帝兒子劉子輿的王郎當皇帝,然後派出將領向幽州、冀州奪取土地,並把文告分送各州、各郡。趙國以北、遼東以西,都望風響應。

更始帝大怒,派尚書令謝躬領軍與劉秀會合,討伐王郎。劉秀圍攻鉅鹿,戰事不利,一月有餘不能取勝。

耿純於是向劉秀建議說:「我們長期圍守鉅鹿,官兵將會疲憊。不如趁大軍士氣旺盛進攻邯鄲,如果王郎被誅,鉅鹿用不著戰鬥自會服從。」劉秀採納。

更始二年四月,劉秀自率大軍向邯鄲挺進,一路勢如破竹,不斷獲勝。

王郎派諫大夫杜威請求投降。杜威強調王郎確實是漢成帝劉驁的嫡親骨肉,劉秀說:「假使漢成帝復活,也不能得到天下,何況他的冒牌兒子?」杜威又請求封王郎萬戶侯,劉秀說:「饒他不死已經夠了。」杜威大怒離去。

劉秀接著對邯鄲發動猛攻,歷時二十餘日,邯鄲陷落。王郎乘夜逃走,王霸追捕擒獲,就地斬首。

劉秀檢查王郎的文書,發現有自己的官吏與平民的奏章數千,奏章上除了向王郎表示效忠外,還有謗毀劉秀的內容。但劉秀並不察看,他集合全體將領,用火燒燬奏章,說:「使背叛的人安心。」《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光武不省,會諸將軍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

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焚燒書信,大概就是從此處學去的。至於劉備三顧茅廬,也可能是學自漢武帝劉秀。

劉秀三顧茅廬

據《後漢書·逸民列傳》記載,會稽余姚有一個人叫嚴光,字子陵,少年時曾與漢武帝劉秀是同學,兩人關係不錯。等到劉秀稱帝后,嚴光改名換姓隱居起來。

劉秀知道嚴光賢能,派人畫了嚴光的畫像,並四處尋找。後來,齊地有人報告說:「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劉秀懷疑這個人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尋找的少年同學嚴光,當即備安車,派特使前往聘請,「三反而後至」,聘請了三次嚴光才答應前往洛陽見劉秀。

劉秀見到嚴光,十分高興,請嚴光到宮裡敘舊,兩人相談甚歡。夜晚,劉秀留嚴光在宮裡同床居住,不料嚴光睡姿不太好,睡熟之後竟然把腳壓在劉秀的肚子上。

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沖犯了帝座。劉秀笑著說:「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一起罷了。」之後,劉秀想要任命嚴光為諫議大夫,嚴光不肯接受,歸隱富春山耕讀垂釣,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

建武十七年,朝廷又一次徵召他,嚴光仍不就。嚴光八十歲時,在家中去世。劉秀倍感哀傷,詔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安葬嚴光。

由此看來,曹操和劉備都是十分善於學習的好學生,他們各自學了劉秀的一個技能,結果便割據一方。而劉秀一人擁有這兩個技能,故而能統一天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