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劉備和漢獻帝劉協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常有一些電視劇集裡會出現諸如曹操口中蹦出我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令人噴飯的常識性錯誤。以曹老闆自己的立場來說,他一直認為自己在「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正義的,而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說法,一直都是來自於視他為曹賊的反對者們。假設挾天子這件事由仁德的劉備來做,那麼劉皇叔會不會變成劉賊?
熟悉三國史的朋友可能總會感慨漢獻帝劉協要是有劉備的輔佐,很有可能會迎來自己的春天,甚至能再次中興大漢。畢竟劉備作為漢室宗親又有仁德之名,似乎會是漢獻帝劉協的最好依靠,但事實上如果用歷史觀去分析看待問題,其實劉協落入曹操之手相比劉備、袁紹等手裡要好得多,因為曹操不同於其他人,他務實不務虛,這點從他接手劉協後大肆分封其他諸侯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劉備就不同了,你可能要問為什麼劉備不是一直以仁義著稱的嗎?是的,劉備一直都是滿口仁義,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仁義,劉協將過得很慘。
第一,劉備與曹操本就是一路人,這一點應該是一個公認的事實。漢末群雄無論曹操、劉備、孫權還是袁紹、董卓,本質上都是割據一方諸侯,他們無論嘴上說的如何好聽,心裡都是想要擁兵自立,建功立業的梟雄才是他們本質的標籤。
即使劉備是一個仁德的梟雄,他也不會歸還權利給漢獻帝劉協,那麼漢獻帝劉協在劉備手裡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因為劉備本就不是真正忠心向漢,而是胸有大志,想成就一番霸業的。他給義子即長子取的名字裡就可證明一曰劉封一曰流禪,封禪這事可是有傑出貢獻的皇帝才有資格幹的事,劉備野心可見一斑。再看劉備這個人的出場,中山靖王之後,我們知道漢朝實行推恩令,到了劉備就基本上跟平民百姓沒有區別了,但是他還是打著漢室正統的名號,為什麼?他聰明,他知道打正統名號才能真正名正言順嗎?一個十幾代的虛名他就利用的如此響亮,何況是一個實打實的漢獻帝劉協。
第二,劉備擁有比曹操更合法的身份,這是劉備與曹操最大的不同,劉備是擁有宗親身份的,這就決定了劉備在進行很多工作時沒有法制上的阻礙。比如曹操進位魏公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其原因就是高祖劉邦定下的非劉姓不能封王的規矩。然而姓劉的劉備就不存在這些問題,所以佔據漢中後,自己隨便給獻帝上個表就自封漢中王了,而這似乎也沒遭到太多輿論的轟炸,於是劉備這種合法的身份就成為漢獻帝劉協最大的威脅。
就如同劉燁對曹丕曾經說過的一樣,王爵與天子只差一階,因此封王之人若不是與皇帝至親或是極其信任之人,那麼他一定就會成為天子最大的威脅。如果劉備進行一些合理的運作,恐怕也很容易就能成為帝位的合法繼承者,而這是曹氏父子都不具備的先天優勢。
第三,劉備手下的文武大臣們野心更赤裸,曹操手下的人成分是很複雜的,因為有漢朝廷的存在,因此身邊的人除了自己人,也有漢獻帝劉協的人,但劉備手下的這些人,特別是一些骨幹,大多是以臣擇主的方式加入劉備集團的。他們跟從劉備想的就是幹一番事業最具代表性的諸葛亮曾經自比管仲樂毅,那麼他想幹的事情就很顯然了,要輔助自己的主攻,建立春秋五霸之業,這個奮鬥方向根本就不是往中興大漢去的。
第四,同姓之王永遠都是王朝的不安定因素,因為這些同姓王都具有一定繼承地位的合法性,有些又擁有實權,因此總會對天子產生威脅。就以漢朝為例,有記載的十餘次叛亂之中,90%以上都是由劉姓王爺主導的,其中最著名的七國之亂幾乎讓大漢滅亡。東漢末年,劉焉在佔據益州後,也有謀劃自立為帝的舉動,而袁紹等人則想要擁立劉虞為帝,顯然亂世之中所謂的同宗也是很靠不住,不是自己有想法,就是被人拿來當工具。
那麼如果劉備這種有權有勢的宗族之人控制了漢獻帝劉協,可以想像漢獻帝劉協的命運應該就不怎麼樣了。如果歷史上劉備能夠迎奉獻帝,他的做事風格可能比曹操司馬懿更乾脆,曹操終其一生到魏王即止並沒有上位,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權力相襲也無人上位,儘管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馬昭也未披龍袍,而劉備卻在曹丕稱帝后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心裡喜滋滋,臉上羞答答地披上龍袍,而不是拼上老命替獻帝復位。當然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誰披龍袍都情有可原。
所以劉備一旦奉天子在手,他或者手下的大臣們第一件要處理的事肯定就是讓劉備地位繼承者的身份合法化,那麼漢獻帝劉協無論如何都不太可能會像在曹氏手中那樣壽終正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