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黃皓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何不除掉他?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宦官黃皓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何不除掉他?

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的,諸葛亮為什麼不提前除掉他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寵幸宦官黃皓,荒廢朝政,導致蜀漢國力江河日下,最終弄被鄧艾、鍾會攻破,開城投降。那麼,宦官黃皓,是如何一步步掌握蜀漢大權,權傾朝野的?為何諸葛亮沒有站出來,除掉黃皓,以絕後患呢?

個人認為黃皓依靠劉禪的信任,分三步走,才逐漸權傾朝野的。諸葛亮在世時,黃皓還不顯山不漏水,也有侍中董允制約著黃皓,不需要諸葛亮親自動手。在諸葛亮去世後,黃皓才一步步權傾朝野的。

第一步:侍中董允在世時,黃皓韜光養晦

劉禪被立為太子時,董允和費禕為太子舍人,後董允調任太子洗馬。董允算是劉禪的「老師」吧,規範劉禪的言行,約束劉禪。公元223年,劉禪即位後,董允升為黃門侍郎。公元227年,諸葛亮即將離開成都準備北伐時,擔心後主劉禪年紀尚輕,被奸佞所左右,於是托付正直的董允負責處理皇宮事務。他在《出師表》中,也提到郭攸之、費禕、董允這三人,其中就有董允。

不久,董允被任命侍中,兼領虎賁中郎將,統率宮中禁軍。董允郭攸之一樣,膽小怕事,而敢於匡正劉禪的不當行為。如劉禪想要搞一個選秀,海選民間美女充實後宮。這時,董允勸劉禪,還說明古代天子嬪妃最多也只有12個,不宜過多,現在你的嬪妃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再增加了。面對據理力爭的董允,貴如皇帝劉,也無可奈何。

皇帝劉禪都得聽侍中董允的刺耳忠言,一個小小的宦官黃皓,面對董允,大氣都不敢出一聲。董允在世時,多次責備黃皓,指出黃皓的錯誤,嚇得黃皓不敢非作歹,黃皓的官位一直不超過黃門丞。《三國誌》中記載如下:

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

第二步:黃皓與陳祗互為表裡

延熙九年(246年),老天不保佑蜀漢,正直的侍中董允去世,陳祗成了新的侍中。他實行的策略是,不再排斥宦官黃皓,並與黃皓互為表裡,以便辦事方便。這時,宦官黃皓走向了前台,開始有機會參與國家大事。陳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一個孤兒,在司徒許靖家長大。費禕見陳祗「相貌威武」,懂得一些旁門左道,於是破格提拔,讓他接替董允擔任內侍。

沒想到的是,陳祗為了討好後主劉禪,和劉禪的身邊人宦官黃皓關係很好。他也因此受到了劉禪的重用,侍中兼尚書令,並加為鎮軍將軍。陳祗的權力越來越大,可能已經超過大將軍姜維了。此時的黃皓,只是參與政事,還是規規矩矩的,不敢肆無忌憚地搞破壞。

第三步:黃皓權傾朝野

景耀元年(258年),陳祗去世,朝中沒有了能夠制約宦官黃皓之人,黃皓也掌握了一定的權勢,肆無忌憚地干預朝政。當時,大將軍姜維常常在前線打仗,很少在成都,而朝中的董厥、諸葛瞻等人也沒有堅決打壓黃皓,不敢和董允一樣,正面指出劉禪的錯誤,致使黃皓越來越不像話了。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在前線打仗期間,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忙裡偷閒,給劉禪上了一表,想讓劉禪處死黃皓。但是劉禪不同意,認為黃皓只不過是一小人,無關大局。劉禪還讓黃皓向姜維認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時,姜維才意識到小小的宦官黃皓,早已長成了擎天大樹,在朝中根深蒂固。姜維對此感到非常害怕,他怕黃皓給自己穿小鞋,於是請求到沓中屯田避禍,不敢回成都。連大將軍姜維,也惹不起黃皓了,黃皓可謂權傾朝野了。

景耀六年(263年),鍾會和鄧艾大舉伐蜀,姜維上書劉禪,讓他做好作戰準備。劉禪聽信了黃皓神鬼之言,認為敵人不會到來,於是照常享樂。正是黃皓的敗壞朝綱,導致蜀漢被鄧艾打到成都城下,最終滅亡。

黃皓分三步走,第一步,在正直的董允面前,他像一個乖孩子一樣,不敢有不軌舉動;第二步,在圓滑的陳祗面前,他和陳祗搞好關係,逐漸掌握朝政大權;在陳祗去世後,無人能制約時,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多次向後主劉禪面前進讒言,敗壞朝綱。

在黃皓權傾朝野之時,也是他滅亡之時。正史上,鄧艾進入成都後,聽說黃皓奸詐陰險,將他收押監禁,準備處死,以絕後患。然而,由於黃皓賄賂鄧艾身邊之人,最後免於一死,在正史上也沒交代了。

而在演義中,劉禪和蜀漢老臣進入洛陽後,受到了司馬昭的厚待。司馬昭封劉禪為安樂公,賜給住宅,賜絹萬匹,還有數百奴僕。劉禪的兒子劉瑤及群臣樊建、譙周等人,皆封為侯爵。司馬昭因為黃皓禍國殃民,將其拖出去凌遲處死。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昭因黃皓蠹國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遲處死。

總結:諸葛亮是在公元234年去世的,而黃皓是在公元246年董允死後才逐漸嶄露頭角的。後來,他才一發不可收拾,權傾朝野的。如果諸葛亮在世,給黃皓十個膽子,他也不敢為非作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