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死關羽的四個罪人,他們最後什麼結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害死關羽的四個罪人,他們最後什麼結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獲得了「假節鉞」的權力,即擁有了可以代表君王對外征伐的權力,可以先斬後奏,隨即,關羽發動了著名的「襄樊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關羽前期表現非常出色,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於禁,斬龐德,嚇得曹操都要遷都,然而,曹操被逼得沒辦法時,採用司馬懿和蔣濟的計謀,勾結孫權,偷襲荊州,抄關羽的後路。

關羽被孫權偷襲之後,腹背受敵,戰事急轉直下,危急時刻,江陵守將糜芳、公安守將士兵仁又叛變了,投降了孫權,當了叛徒,導致關羽沒了退路。

而在關羽圍攻樊城時,駐守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拒不發兵支援關羽,導致關羽沒有援兵,可以說,這四個人,是豬一樣的隊友,都是糊塗蟲,沒有一個是明白人,都沒有大局觀,他們等於是釜底抽薪,導致關羽敗亡,徹底把關羽送上了絕路。

那麼,這四個人,害死了關羽,他們都是怎麼死的呢?誰死得最慘?

先說劉封,劉封是劉備的義子,武藝高強,頗有戰功,本來前途大好,可是,因為在襄樊之戰時,一時糊塗,不援助關羽,犯了大錯。

關羽覆亡後,劉備非常生氣,讓劉封攻打已經投降魏國的孟達,戴罪立功,孟達先給劉封寫了一封信,勸劉封投降,劉封大怒不降,結果,被孟達和徐晃、夏侯尚合力擊敗,劉封回到成都,諸葛亮勸劉備說,劉封剛猛,我們這些人百年之後,無人能控制劉封,還不如趁現在這個機會除掉他,以免後患,於是,劉備下令,讓劉封自殺。

《三國誌 劉封傳》記載: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歎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就這樣,劉封自殺了,死前歎息說,我如果當初聽孟達的話就好了。而劉備看到劉封死了,也流淚了,估計是後悔了,但是後悔已晚。

孟達是怎麼死的呢?關羽死後,孟達害怕劉備殺他,這小子嚇得趕緊投降了曹魏,臨走還跟劉備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說,我投降曹魏是被逼無奈,沒有辦法,我之前的功勞,大王您估計早就忘了,我不投降就沒有活路了。

孟達投降魏國後,曹丕非常喜歡孟達,重用了孟達,封孟達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還領新城太守。可以說,孟達受到的待遇特別高,成為皇帝的近臣。

《三國誌 劉封傳》記載:魏文帝善達之姿才容觀,以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達領新城太守。

然而,曹丕死後,孟達沒了靠山,加上他受到的待遇很高,難免遭人嫉妒,於是,感覺在魏國呆不下去了,這時,正好趕上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得知孟達的處境,便想誘降孟達叛魏,在孟達準備投降諸葛亮時,消息洩露,司馬懿得知孟達要反,出兵奇襲,孟達被司馬懿斬殺,傳首京師。

《晉書》記載:上庸城三面阻水,達於城外為木柵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柵,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達甥鄧賢、將李輔等開門出降。斬達,傳首京師。

就這樣,孟達被司馬懿殺死,落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估計,家人也被全部殺光,造反,肯定會被滅三族的,司馬懿心狠手辣,怎麼能輕易放過孟達?因此,也算是給關羽報仇了。

孟達投降魏國,因此,可以稱為叛徒。那麼,另外兩個叛徒,糜芳和士仁(資治通鑒和演義中為傅士仁),投降孫權後,都是什麼下場呢?

糜芳投降孫權後,被孫權封為將軍,可是,對於這樣的叛徒、降將,吳國人都看不起。

有一次,孫權的謀士虞翻乘船出去,遇到了糜芳的船,糜芳的人喊話,說這是將軍的船,你要迴避,誰知,糜芳罵道,投降的人,還有臉稱將軍?呸,不害臊!糜芳趕緊下令避開虞翻的船,不敢應聲。

還有一次,虞翻乘車,經過糜芳的營門,糜芳手下的人關了寨門,虞翻過不去,虞翻大怒,又破口大罵道,應該關門時,反而打開,應該開門時,反而關上,哪有這樣做事的?糜芳聽了,羞愧不已。

《三國誌 虞翻傳》記載:翻嘗乘船行,與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驅曰:「避將軍船!」翻厲聲曰:「失忠與信,何以事君?傾人二城,而稱將軍,可乎?」芳闔戶不應而遽避之。後翻乘車行,又經芳營門,吏閉門,車不得過。翻復怒曰:「當閉反開,當開反閉,豈得事宜邪?」芳聞之,有慚色。

由此可見,糜芳在東吳過得不怎麼樣,而士仁也好不到哪裡去,估計比糜芳還差。

糜芳後來還幫助吳國打仗。黃武二年(223年) ,孫權下令賀齊突襲蘄春,糜芳等人跟隨,最終取勝,俘獲晉宗。

關於糜芳和士仁這兩個人是怎麼死的?

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他們在吳國被人看不起,成了受氣包,窩窩囊囊地過一輩子,或許也因此鬱鬱而終。

不過,在演義中,糜芳和士仁死得非常慘。劉備伐吳時,這兩個傢伙,看到劉備勢大,殺死馬忠去投降劉備,劉備大怒,正愁抓不到呢,送上門來了,隨即下令關興親自以刀剮殺,祭奠關羽。這樣的結局,大快人心,因為,叛徒大都沒有好下場。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