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完勝 但真的是北伐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完勝 但真的是北伐嗎?

229年春,蜀漢第一次北伐,因街亭失守,諸葛亮不得不全線撤軍,「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自貶三等,從丞相降為右將軍,當然行丞相事,實際權力跟以前一樣。

儘管實際權力沒有變,但右將軍行丞相事,總歸不是個辦法。我倒不是說諸葛亮有什麼官癮。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拖久了,會招人非議,也會遭到曹魏和東吳嘲笑。

所以,必須要有所建樹,搞點軍功,以便官復原職。

229年冬,諸葛亮率軍圍攻陳倉20多天。魏略記載,諸葛亮使用雲梯沖車攻城、造百尺井闌(木塔)朝陳倉射擊、填塹溝、挖地道等等,啥法子都用盡了,連陳倉裡面啥樣都沒瞄著。

儘管在撤退過程中斬殺掉魏將王雙,但不足以官復原職。

不要說王雙是個小角色,就是陳倉守將費曜也算不上什麼重要角色。作為陳倉一個關隘的司令官,費曜僅僅只是個雜號將軍。

我確實很納悶,蜀漢的總司令諸葛亮親自率軍數萬進攻陳倉,而曹真遣一個雜號將軍拒之,這曹真也太不把蜀漢軍放在眼裡了吧?

第二年剛開春,諸葛亮再次用兵,遣陳式進攻武都、陰平二郡,他親自率軍進駐建威,以防魏雍州剌史郭淮來襲擾。

郭淮確實率軍來了,見前面有諸葛亮的大軍擋道,就退兵回去了。

這一次,諸葛亮終於獲勝,拿下了二郡,第三次北伐完勝,諸葛亮官復原職。

不過,疑點來了。難道郭淮不救駐紮在武都、陰平二郡的魏軍,抑或那裡根本就沒有曹魏的軍隊?

劉禪讓諸葛亮官復原職的詔書中有一句話,耐人尋味:「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勳顯然。」

原來如此,這武都、陰平二郡,是氐、羌人控制的,那裡,根本沒有曹魏的駐軍。難怪郭淮晃了一下,就跑回去了。

那也就是說,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根本沒有跟曹魏開戰?

暫且不這麼下結論,要不然諸葛粉又要開罵了。

先說說武都郡。

武都立郡比較早,秦朝就設立了。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氐人之地置,治所在武都道(治所在今甘肅省禮縣南),領武都道、上祿縣、故道、河池縣、沮縣、平樂道、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王莽改武都郡為樂平郡。兩漢之際,武都郡為公孫述所據。東漢前期,罷平樂道、嘉陵道、循成道三道,郡治移至下辨縣(縣治在今甘肅省成縣西北),改屬涼州刺史部。漢末,曹操分司州、涼州置雍州,武都郡改屬雍州。

那麼,曹魏(注意,我說的是曹魏,不是漢朝)佔領過武都郡沒有呢?換一句華說,曹操派駐軍隊和郡守到那裡去沒有?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張魯,「三月,公西征張魯,至陳倉,將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張郃、硃靈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陳倉以出散關,至河池。氐王竇茂眾萬餘人,恃險不服,五月,公攻屠之。」(《三國誌》)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曹操是從長安向西,過陳倉、出散關進入武都,然後繞道南鄭西面的陽平關。但曹操途徑武都時並不順利,遭到了當地氐人的激烈抵抗。

其實,曹操的目標是張魯,不是氐人和羌人佔據的武都,所以派張郃等開道,攻殺氐人和羌人。

而曹操後來的行為表明,儘管武都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漢中之戰失利後,曹操不得不放棄武都。因為從漢中撤軍,意味著劉備將阻斷武都與雍州的聯繫,不可能孤軍守住武都。但曹操又怕劉備以武都為據點威脅關中,於是遷其人五萬餘口於右扶風小槐裡。

這也難怪蜀漢為什麼那麼厚待馬超了,寸功未立,卻給了馬超極高的政治榮譽。馬超在氐人眼裡,是神威大將軍,氐人可能看在馬超的面子上,沒有為難諸葛亮的大軍。

不為難,不等於不找麻煩。少數民族索要財物,自古如此。儘管有馬超的面子,但多多少少也得意思一下。對於諸葛亮來講,給點財物是小事,但納入蜀漢的版圖多好,武都險要,攻守兼備,而氐人的戰鬥力,兩次借道都摸清楚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