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諸葛亮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王朗和諸葛亮對嗎的具體經過嗎?
《三十六計》言「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又言「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這兩句話,大抵適合用於描述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一回中,諸葛亮與王朗那場陣前罵戰的。
「笑裡藏刀」是因王朗前一日誇下了「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的海口,所以二人的會面帶著極強的目的性。而指桑罵槐,則是對諸葛亮當時所說的那番話的貼切總結。
罵戰開始之前,「司徒王朗乘馬而出。上首乃都督曹真,下首乃副都督郭淮;兩個先鋒壓住陣角。探子馬出軍前,大叫曰:'請對陣主將答話!」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在陣前數起三個麾蓋,上大書:
「中央白髯老者,乃軍師、司徒王朗」。
可見當時王朗雖已是76歲高齡,但仍舊信心滿滿,勢在必行。
而他的對手諸葛亮風采也是分外奪目。
「只見蜀兵門旗開處,關興、張苞分左右而出,立馬於兩邊;次後一隊隊驍將分列;門旗影下,中央一輛四輪車,孔明端坐車中,綸巾羽扇,素衣皂絛,飄然而出。」
面對這個同鄉來的勁敵,王朗開口便問:
"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
此話雖短,卻足見王朗之自負。身在亂世,沒有哪股勢力會言說自己是沒有承正統的師出無名之輩。而王朗一開場就給蜀漢潑髒水,其心思之狹隘、鄙陋,可見一斑。
然而羅貫中顯然是蜀漢的"親媽",堅定不移地站在了諸葛亮一邊。王朗的髒水當然沒有潑成。他以為的勸退沒發生,反倒是諸葛亮借題發揮,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連著漢末亂政一起罵了。且王朗本人也沒能逃過諸葛亮的嘲諷,被笑"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還遭到人身攻擊。
諸葛亮大抵是覺得與王朗糾纏於口舌之爭沒什麼用,便又說:
"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王朗堂堂一個軍師、司徒,位至三公,還被大將曹真寄以厚望,竟然被諸葛亮嫌棄阻礙了兩軍交戰。從"大老元臣"到"老賊",諸葛亮對王朗真是未留絲毫情面。
這對於愛惜名聲又心高氣傲的讀書人來說都讓人難以接受,又何況是王朗這樣的"奸吝小人"呢?
所以羅貫中才寫: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羅貫中讓不討喜的王朗有了這麼一個貽笑大方的結局。
而羅貫中此筆,要是真讓歷史上那位王朗得知,怕也是會把他老人家活活氣死。
真正的王朗是東漢末年至曹魏時期有名的大儒和賢臣,官至曹魏司徒,最後獲封為蘭陵侯。
歷史上的王朗早年憑才學拜入太尉楊賜門下,後成為一方縣長。師徒情分加上下尊卑,使得王朗在楊賜死後為他辭官服喪。而正是此德行,讓王朗被徐州刺史陶謙推舉為茂才。
加入陶謙麾下後,王朗本著忠君之心,又建議陶謙向朝廷表明中心。
結果這一表,不僅讓陶謙陞官,還讓王朗自己做上了會稽太守。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王朗塑造成一個自知不敵而逃的太守形象。而王朗曾經為了保衛會稽而和孫策大軍對抗的辛酸,羅貫中是避而不談的。
事實上,相較於羅貫中筆下的奸臣走狗式的王朗,真正的王朗恰巧與之截然相反。
王朗在會稽任上四年,不僅帶領會稽百姓移風易俗,革除陋弊,還勤政愛民,真心為百姓著想,因而深得愛戴。而王朗對朝廷的忠,也是根植於心的。當時由於四處動亂,交通不便,民間要遠行十分困難。可朝廷一徵召,王朗便收拾行囊動身。路雖難走,但人心堅定,"自曲阿輾轉江海,積年乃至"。
不僅政績斐然,王朗在學術上的成就可謂更是了得。
他除著《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周官傳》等外,還寫作了大量頗有文采的奏疏和論政文。其中《周易傳》甚至成了曹魏考核諸生學《易》的官方教材。以他和兒子王肅為代表的"王學",在東晉時也是風靡朝野。
這樣一位優秀的為政者、讀書人,其風骨我們是不難想像的。
羅貫中雖然在書中給他完全換來一副面貌,但對王朗那文人特有的"倔脾氣"還是有所保留。這也是為何聽聞諸葛亮那一番強詞奪理的咒罵,王朗能氣到墜馬的根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