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朗和華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華歆、王朗是三國歷史上很有意思的人物。他們官都做的很大,但仔細想想,卻沒什麼功勞。兩人早年都是小霸王孫策的手下敗將,華歆丟了豫章郡(投降),王朗丟了會稽郡(戰敗),所幸被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徵召,回到許昌任職。
兩人在曹魏發展的風生水起。華歆做到魏王國相國、曹魏的司徒、太尉,甚至連曹丕代漢的禪讓儀式都是華歆主持的。王朗做到魏王國御史大夫、曹魏的司空、司徒。
他們在曹魏並沒有什麼顯著的功勞,和鍾繇、賈詡、董昭完全不能比,為什麼卻官運亨通?
《三國演義》中,王朗被諸葛亮罵得氣死
身份——願意合作的前東漢高官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始終沒有甩掉東漢朝廷這面旗幟,像王朗、華歆這樣的東漢高官願意和曹操合作,自然是曹操求之不得的。
華歆、王朗在接受曹操(朝廷)之前,已經是兩千石的太守官職,這在曹魏陣營中並不多見。鍾繇、荀攸加盟曹魏時,都不過是六百石的黃門侍郎;董昭加盟曹魏時的身份,也只是秩比二千石的騎都尉,比太守低一級。
比華歆、王朗職務更高的楊彪,曾任東漢的三公,卻不願意和曹魏合作,長期稱病辭官。這種情況下,華歆、王朗對於曹魏就更重要了。
華歆主持了曹丕代漢的禪讓儀式
壽命——活的夠長,熬成元老
王朗在正史中,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在228年自然死亡。華歆更是直到232年才去世。曹魏第三位皇帝曹睿是226年登基,所以華歆、王朗都是服侍曹魏三代的老臣,資歷足夠當元老。
這時候,像郭嘉(207年)、荀攸(214年)、程昱(220年)、郗慮(220年)這樣的曹魏主力文臣謀士參謀,都已謝世。
當然,華歆、王朗的職務高,主要還是虛職。曹丕、曹睿時代,實權主要還是在曹真、曹休、司馬懿、陳群這些人手上。
賈詡名聲不佳,被任命為曹魏太尉,被孫權訕笑
形象——正面人物,品德高潔
當然,花瓶也不是隨便選的,至少要形象正面、口碑好,符合曹魏「主流價值觀」。
在正史中,華歆、王朗的品德都很高潔,和他們在《世說新語》(管寧割席)、《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大相逕庭。
華歆素來清貧,有點賞賜就分給貧苦的親戚朋友,「家無擔石之儲」(家裡連一石糧食的儲備都沒有)。連曹丕都知道華歆日子過得緊,專門賞賜了御衣,並為華歆的家人做衣服。
王朗即使在被孫策擊敗、最困難(「朝不謀夕」)的時候,依然體恤親朋故舊,把有限的東西分給大家,施行仁義。
三國時代任命朝廷重臣,還是很講究官員品德和形象的。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就受到了孫權的訕笑,因為賈詡有過鼓動西涼叛軍攻陷長安的「不良記錄」,還曾勸諫主公張繡投降曹操,自己卻謀得高位。
總而言之,華歆、王朗算是東漢舊臣中的幸運兒,前朝今朝都混的相當不錯,同時也沒有落得太不堪的罵名。這兩個「人精」的處事哲學,倒也值得後人仔細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