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原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該書記載了東漢末年直到三國時期,那段動盪不安,戰火紛飛的歷史。書中關於諸葛亮的記載也是讓人記憶猶新,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劉備麾下的謀士參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劉備征戰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口舌之爭
劉備所在的蜀漢陣營與曹操所在曹魏陣營是對立的,曹操麾下有一名謀士參謀叫做王朗。王朗年輕的時候就被楊太尉收為弟子,在楊太尉的教導之下王朗也是熟知四書五經,學識淵博。諸葛亮和王朗所處對立的陣營,自然會在戰場上面相遇的。有一次作戰時,劉備和曹操的軍隊兩軍對壘,諸葛亮和王朗作為軍師,在將士開戰之前,自然要出來進行一番口舌之爭。
王朗在陣營前就對諸葛亮所在的蜀軍進行了一番言語攻擊,它主要意思有兩方面。一方面他說的是,當今王朝天子昏庸無能,他們曹魏也只是順應天命站出來取而代之;另一方面王朗說的是,從軍事實力方面來說,他們曹魏陣營雄兵百萬,而相比較,蜀漢的軍隊相差甚遠,根本就無法與他們曹魏相提並論。
而諸葛亮也進行了反駁,諸葛亮說他們曹魏不盡到自己作為一個臣子的本分,去想辦法幫助天子,治理朝政,反而乘亂起兵謀反。從這點來看,他們曹魏陣營雖然有雄兵百萬,但都是亂臣賊子,理應進行殲滅。王朗大罵諸葛亮只是一名諸葛村夫,而諸葛亮則微笑地反駁道「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王朗在陣營前被氣到口吐鮮血。
其實按理來說,當時在陣營上的理論對戰,王朗應該是更站上風得,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恰恰相反。王朗不是敗給了諸葛亮,而是敗給了自己。敗就敗在他自己不夠堅定,對於自己所提出來的觀點沒有堅持到底,而是在諸葛亮得幾番言語攻擊之下就產生了動搖。另外還有就是,王朗輸給了自己的氣量,忍受不了諸葛亮的幾番譏諷。後有記載,司馬懿得知王朗雖然七十多的高齡卻依然能坐鎮十分敬佩,但當聽到他受不了諸葛亮的幾句譏諷,又大罵他沒有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