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提起諸葛亮總會和電視裡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要說起歷史上的忠臣,你必定會想到諸葛亮他的出師表一文曾經感動過多少人,人們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折服,終其一身為劉備劉禪父子所操勞,為了蜀國的命運所奔走,用盡了心思,他的才華也得到了完全地展現。因為他的才華,所以在尚未出山,就廣為眾人所知,所以能讓劉備不惜三次屈尊來請他,後續他的表現也不枉劉備此舉,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空城計,漢中之戰,包括後來的劉備死後把自己的幼子劉禪和江山全部交給諸葛亮來打理。
身居丞相的高位,手握實權,卻只有一個深深的意識,想要追求節省的政治之風,畢竟位居高者先帶頭實行,他不僅帶頭實行廉政政策,以嚴格的要求來命令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是勤儉的很,樹起一個榜樣,同時,對蜀漢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他那個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皇宮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絕對不會過多的鋪張浪費,當時的劉禪君主想要擴大後宮,都得到了諸葛亮的阻止。
諸葛亮死前,給劉禪寫了一篇文章,裡面是對後主的種種規勸和指導,還寫了一篇名為《自表後主》的文章,文中將自己的家庭財產和家人生活情況做了闡述。諸葛亮在文中寫道:「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是什麼概念呢?就拿漢朝來說吧,漢哀帝曾經賞給一位寵臣兩千多頃土地,東漢時期一個小小的濟南王,都有土地八百多頃。而諸葛亮作為一朝宰相,居然只有區區十五頃,都比不上一般的小地主,實在是少的可憐。諸葛亮還在文中說明了,家中的子弟,都是靠這些土地吃飯,而並非靠諸葛亮的俸祿。我們都知道,為了北伐,諸葛亮可是把自己的俸祿和賞賜,都補貼到軍隊中去了。
當時有個太監黃皓想趁諸葛亮死後,在他身上下文章,由於當時諸葛亮執政期間,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以諸葛亮的話為準,這個小太監有想造次的心,沒那個膽,他想像那些歷史上的大太監似的,在朝堂上可以呼風喚雨,有著自己的一方勢力。於是他就在劉禪耳旁吹風,說作為一個宰相這麼多年的諸葛亮,有的財產絕不僅這些,把持朝中那麼多的勢力,很容易私藏不少的金錢。劉禪是一個很無腦的人,加上黃皓平時很聽自己的話,就很信任他,一聽黃皓此言,就想著,自己的父皇死時,自己尚且年幼,所有的事項由諸葛亮全盤接手,這麼多年來,隨著自己越發長大,對權力的渴望愈加明顯,可是整個朝堂還是牢牢地控制在諸葛亮的手中,他也就跟著懷疑諸葛亮,懷疑他的財產不止清單上的這麼點,然後就下令對諸葛亮的家產進行的清查。
可是,查完後,劉禪卻氣得直拍桌子,這是為何呢?他在核查時查出了什麼呢?原來,他們翻遍了諸葛亮的住宅,硬是沒發現在清單以外的多出來的一毛錢,然後劉禪得知,激動得直拍桌子。因為他意識到諸葛亮真的是一個高風亮節的人,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深深的愧疚。後來諸葛亮的棺材回到成都時,阿斗親自率領百官,身著孝服,出城二十公里迎接,大哭不止。
後來他把諸葛亮的兒子看作是自己親人,多方面的照顧他,即使才能不夠,也給他安排職位,還準備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估計真的是諸葛亮對他們父子的種種掏心窩子的付出打動到了劉禪吧,於是在他在死後,盡自己的全力對他的後代好,來回饋諸葛亮的恩情。
諸葛亮盡心盡力輔佐劉禪,清廉到如此地步讓人佩服,不過他留下的這份清單的更高明之處,就是讓家人可以在他死後,免受朝廷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