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魏國十八萬大軍兵分三路,出兵西蜀。雖然各路援軍向成都飛奔,城內亦有兵馬數萬,後主阿斗卻為何又開城投降呢?其實這與蜀當時的國內外環境及劉禪性格有很大關係。
一、蜀軍事集團大幅弱化
1.諸葛亮死後,姜維的戰略讓蜀國日漸衰落
諸葛是蜀國的肱股之臣,先帝死後,半生都奔波在北伐的路上,是蜀國絕對的核心人物。諸葛亮離世之後,全國進入恐慌狀態,這時人才儲備不足的弊端顯現出來。
姜伯約在其去世之後接任大權,可惜的是,雖然頗有才能,卻不顧形式,不顧國家,只是堅持北伐,勞民傷財。
2.五虎上將死後,蜀國日薄西山
西蜀的建立不僅僅靠著臥龍的妙計,還有五虎將的不世之功,當這些武將都先後去世自後,魏延這早期的醬油角色竟然成為三國後期的大將,而魏延之後更少有拔尖的將領,更別談早期的人才濟濟的場面了。後來者在軍事戰鬥力上再無與五虎可較量的人選。
二、蜀國的國力
戰爭在某些程度上,打的就是財富,是錢糧。而蜀國雖然是三國中實力最差的,但蜀地物產豐富,地勢上易守難攻,如果一門心思的治理國家,這麼多年人丁和錢糧肯定可以大幅度的增長。
可是從諸葛亮到姜維,全都一致的在北上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每一次艱苦跋涉的討伐都以失敗告終,可是蜀國當權者卻是越挫越勇,愣是把一方繁華富饒的土地折騰的人口凋零,財力不足。打到府庫只剩五千兩金。
關於後主,樂不思蜀與軟弱無能一直是其代名詞。也有人說阿斗對相父言聽計從,對姜維用人不疑,也不算昏庸懦弱。其實此言差矣,正是因為他的庸碌懦弱才會對有能力的人極度依賴,一直與後來對國家前途也寄希望於他人身上,自己則毫不關心,常任臣子左右政局。而被軟禁期間,在宴席上說出「此間樂,不思蜀」,即使是權宜之計,也是個沒有骨氣的人,這樣的人,兵臨城下之時,舉國投降不足為奇。
一般來講,被敵國入侵,民眾應該反對情緒高漲,可是,多次北伐,勞民傷財,西蜀治下的的百姓日子過得很不如意,心驚膽戰,常常要承受戰爭帶來的痛苦。因此蜀國人民都渴望魏國勝利,不再有戰亂,安穩生活。統治階級的官僚也是只考慮自身利益,害怕受到戰火的殃及極力勸後主開門投降。
三、魏國國力強盛
魏國在曹丕死後內部基本上是司馬家掌權,在蜀國不停的集結人馬來犯的過程中。魏國只是在休養與守城。且一直地域廣大,物產豐厚,國力位於三國之首。這時候的北方魏國經過多年的屯兵積糧,人口數量已經超過1200萬。已經是蜀國人口的十倍之多。打仗需要軍隊,有了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魏國不需擔心兵源不足的問題。而蜀國一直征戰精壯的兵丁十分稀少。
四、戰局戰機
魏國大軍襲來,漢軍依據地勢而堅守。敵將打破僵局,率三萬精兵偷渡陰平,隨即奇襲都城,將天府之城圍困得水洩不通,而駐守成都的精銳軍隊都在綿竹一戰中所剩無幾。
成都雖還有幾萬人馬,但多是新兵和老弱之卒,實則不堪一擊。鄧艾以手中的三萬精兵,一路大量收編蜀軍,魏又派部隊對其不斷增援,至此兩國強弱之分十分明顯。
姜維雖然想及時回防成都,然兵力不足,拖住敵軍主力已然很是吃力,又何談解圍成都?至於孫家的援軍,路途路途遙遠,又一直有著小心思,遠水怎解近渴?
蜀國的救命稻草其實是駐守南中的霍戈,可是此部要防守南中的南蠻,不敢妄動。生怕北上之時被蠻夷抄了後路。而且後主似乎也沒有能力撐到霍戈的救援。
霍戈如果趕來救援,南中的南蠻便會將他辛苦打下的基業毀於一旦,照樣會威脅到蜀國的安危,蜀國可謂是四面受敵,岌岌可危。
在心慌意亂之際,大開城門,將42年的基業拱手讓人,換了一個「安樂公」。雖然看似敗了基業,確保全了城內百姓的性命,也算是善舉。
其實治大國和過小日子是很像的,量入為出,細水長流才是正確的選擇。總做出一些不堪重負的事,可能下一次的危機就很難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