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都有那些權臣?他們最後的結局都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都有那些權臣?他們最後的結局都如何?

漢末亂世,英雄豪傑並出,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權臣,如董卓、曹操父子、司馬懿父子、諸葛亮及其族人等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他們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大爭之世,想當權臣,或者更上一層樓,最重要的當然是兵權。

而兵權,需要通過戰爭,才能完整的、讓人心服的拿在手中。

且需要不斷地獲得勝利,讓內、外不服者忌憚、絕望,讓支持者看到能獲取更多紅利的希望。

簡而言之,有兵權,還要會打勝仗,兩條缺一不可,否則,基本上當不起權臣。

唯一例外的,恐怕是諸葛亮了,他的六出祁山,算是個不勝不敗。

不過,蜀漢畢竟是以「漢」為國名,諸葛亮高舉「先帝遺願」和「復興漢室」的大旗北伐,即使不能大勝,也沒誰能拿他怎麼樣。

最重要的是,他在國內沒有強力的競爭對手,劉備留下的另一位輔政大臣李嚴,被他輕鬆就趕下去了。

諸葛亮之外,舉三個失敗的例子,董卓、曹爽、諸葛恪(諸葛亮之侄)。

先來說董卓,他會不會打仗?這是毫無疑問的,相當能打。

他最開始不過是個羽林郎(皇宮站崗的侍衛),到「十常侍之亂」前,已經成為并州刺史,靠的就是軍功。

董卓進京後,也是依靠手中的西涼鐵騎,讓自己成為權勢滔天的權臣。

但董卓手掌兵權,卻依舊失敗了,從他廢立皇帝,成為相國,到被刺殺身亡,一共還不到三年時間。

他失敗的原因,我認為就一條,無法用戰場上的勝利,來維持自己的權勢。

想做權臣,自然有反對者,後來的曹操、司馬氏在走上這條路後,都遇到過激烈的反抗。

如曹操想「奉天子以令不臣」,要面對袁紹、袁術、劉備、呂布等的挑戰,司馬懿父子掌權後,遇上了「淮南三叛」。

他們都是在戰場上擊敗了這些挑戰者後,才穩坐權臣之位。

而董卓在遇到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聯軍的挑戰後,他跑了,從洛陽跑到長安,把整個中原地區都放棄了。

他因為沒有什麼信心能打服反對者,擔心在洛陽鎮不住場子,所以才帶著朝廷和軍隊去了長安。

從歷史記載看,董卓跟關東聯軍的交鋒,是有勝有敗,確實沒有碾壓之勢。

打不贏關東聯軍,又遷都長安,意味著除雍、涼地區外,其餘的地方,都逃出了他這個大漢相國所掌握的朝廷的掌控。

成了權臣,手裡捏著皇帝,掌控的資源卻越來越少,能分給手下的自然也是越來越少。

非董卓體系的外來者,想要投靠他,看到他其實只能掌握住小半個天下,估計也要仔細考慮考慮。

而身邊的,欲得不滿的人,自然也會蠢蠢欲動。

如果董卓能打敗關東聯軍,天下大半或整個天下,都匍匐在他的腳下,呂布敢反水嗎?王允敢造次嗎?

呂布如果是曹操的手下,還真未必會反覆無常。

再如後來的太尉楊彪,當曹操在朝廷中如日中天、咄咄逼人時,他選擇的是隱退:「(建安)十一年......彪見漢祚將終,遂稱腳攣不復行」。

楊彪做出隱退決定的那一年,曹操剛剛擺平關內所有的袁紹集團勢力,加上此前被消滅的袁術、呂布等,以及被趕跑的劉備,曹操在北方基本無對手。

曹操在戰場上不斷獲得勝利,在北方沒有了能抗衡他的諸侯,才是讓楊彪絕望的根本原因。

如是,呂布能被王允說服反董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在董卓這獲得的太少,且看不到獲取的希望。

董卓無法消滅關東聯軍嘛,自然無法獲得太多的地盤和資源。

董卓當時能管的就兩個州,手下還有那麼多西涼將領,能給呂布什麼?

呂布想要的,又何止是美人?想出去當個州牧,想獨鎮一方都沒可能,董卓都給不起。

於是,在王允的策劃下,呂布把他殺掉。

王允敢造次,是因為有關東聯軍給他壯膽,他跟袁紹都是士族出身,天然會親近。

呂布敢反水,當然是想獲得更多,這本應該是董卓帶著他和西涼鐵騎,用武力手段去獲取的。

董卓的權臣生涯只有三年,就是因為有兵權,無勝利,戰場上強勢不起來,敢反他的人就越來越多。

再來說曹爽、諸葛恪,他們都是掌權後,有明確的競爭對手,為了爭取更多的人倒向自己這邊,採取了用軍功獲取聲望的方式,但全都失敗了。

魏明帝曹叡死後,曹爽跟司馬懿共同輔政,曹爽雖然把司馬懿趕去養老了,但他卻無法服眾。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軍中的勢力服司馬懿的更多,服他的少。

原因是,司馬懿當初以大將軍的身份擋住了諸葛亮的多次北伐,有實打實的戰功。

為了讓自己手中的兵權更牢靠一些,曹爽聯手夏侯玄,謀劃了一次伐蜀的戰事,試圖用擊敗蜀漢的軍功,來鞏固自己的權勢。

另外,曹爽也試圖用戰場上獲得的勝利,讓那些在他和司馬懿之間左右搖擺的中間勢力看清楚,誰才是曹魏第一人?

但這次於正始五年(公元244年)進行的軍事行動失敗了,曹爽和夏侯玄出動的七萬大軍被蜀漢大將軍費禕逼退,徒勞無功。

不能帶著大家獲得勝利,不能讓軍中將領通過軍功陞官發財,軍中勢力當然不再支持曹爽。

同樣,非軍中勢力看到曹爽無法擊敗蜀漢,無法通過戰爭獲取不菲的紅利,也慢慢不再支持他。

於是,幾年後,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時,曹爽只能乖乖認輸。

諸葛恪跟曹爽類似,他在孫權死後,跟宗親大臣孫峻等一同輔政(孫權選定的另一位輔政大臣孫弘,在孫權死的當天,想幹掉諸葛恪,反被諸葛恪給殺掉)。

起初,諸葛恪在輔政大臣中略勝一籌,除了官位高於別人外,還因為在孫權死的當年,魏國趁機派兵攻吳,是諸葛恪領軍給擊退的。

於是,覺得魏國的軍事實力不怎麼樣的諸葛恪,試圖用更大的軍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東吳建興二年(公元253年),諸葛恪發動二十萬大軍,北伐征魏。

結果,他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連只有三千守軍的合肥都沒攻下來(攻城期間,守將張特有過一次詐降,緩了口氣)。

這樣的戰績讓吳國人大失所望,民心盡失,也讓政敵孫峻有了除掉他的機會。

當年三月,諸葛恪伐魏,八月回朝,十月即被孫峻設計幹掉,諸葛恪這個權臣一共只當了一年多時間。

從上述董卓、曹爽、諸葛恪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三位權臣都掌握有兵權,卻無法利用兵權鞏固自己的地位。

因為他們不能打勝仗,不能用戰場的勝利震懾不服,不能用戰場上的勝利獲取更多的資源,來給手下發紅利。

兵權雖然不是權臣掌控局勢的唯一手段,但絕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有,然後要會用。

在這方面,曹操、司馬懿父子是正面典型,董卓、曹爽、諸葛恪只能是負面典型了,算是志大才疏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