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代,要數最令人不能理解的事,就是在華容道,從諸葛亮角度來看,其派關羽去華容道就是不想殺曹操,但是,明知道關羽不殺曹操,立軍令狀必死無疑,為何還非要逼關羽立軍令狀呢?難道真想殺他?背後有何隱情?真相是什麼?
「關羽的自傲」
諸葛亮作為軍師,他是不喜歡關羽的,因為他太高傲,自己的命令不是不服從就是打折扣,而且老直接抵制諸葛亮:這主要是兩點,一是,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關羽就勸劉備,覺得諸葛亮一介書生,浪得虛名,不值得這麼三顧茅廬,畢竟關羽以前是個體戶,估計沒少吃這些所謂讀書人官吏的盤剝,因此,打心眼裡瞧不上諸葛亮:二是,關羽因為名氣太大,向來是目中無人,因此對軍師諸葛亮也不客氣,經常質疑諸葛亮的決策,在新野的時候就是如此,關羽對軍令表現的很不屑!而諸葛亮看到這種目中無人的高傲必將對劉備集團產生巨大的不確定性危險。
「打壓一下關羽」
因此,當時情況下,曹操赤壁大敗後,仍具有絕對實力優勢,因此,諸葛亮並不會殺掉他,而且派關羽去,也就是知道關羽去了,曹操肯定殺不了!但是,為啥要簽下軍令狀,拿不下曹操人頭就死罪,無非是要利用這個時機打壓一下關羽的傲氣,讓其看到自己並不是那麼牛,並不是唯我獨尊,以後可能會收斂一點,更加謙虛謹慎,沉著,這樣是有利於劉備集團大局的。並不是為了要殺關羽!
「劉備的搗亂」
問題是這次完美的企圖打壓關羽卻被劉備破壞。你想要打壓,起碼要按照軍令狀斬首,雖說不是真要殺,至少要把刀架在關羽脖子上吧,這個時候再有劉備,張飛等眾將求情,嚇到關羽後,就坡下驢,死罪改活罪打幾板子了事。這樣才能起到打壓傲氣的作用吧!可是,諸葛亮這還沒說要推出去斬首,劉備立馬跳出來,又是哭泣,又是桃園結義,同生共死,這一下,適得其反,沒打壓成,反而加深了核心階層三人組關係,而且最後連處罰都沒有,這事就算了了。
你想啊!就連軍令狀立了也沒啥用,違反軍令狀根本沒事,本來就高傲的關羽還把諸葛亮軍令當回事麼?因此後來在荊州違反「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八字方針,最後失荊州,身首異處!
那麼問題來了:關羽如果不那麼高傲,荊州還會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