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真的是犯了曹操忌諱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楊修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真的是犯了曹操忌諱嗎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楊修之死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熟讀三國的觀眾們應該都知道,楊修的死因是在曹操面前賣弄小聰明,凡事偷偷走在領導面前,這算得上職場大忌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楊修的確很有才華,曹操又非常愛惜人才,只要不是犯了曹操忌諱,曹操梟雄之姿,斷然不會因此要殺楊修。那麼,楊修的真正死因是什麼呢?

我們先說楊修的出身,楊修的父親是楊彪,三朝老臣,位列三公。當時的人們對門庭是很看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袁紹就是憑借四世三公的門庭關係,拉攏大批慕名前來的文臣武將,成為當時最大的諸侯。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冀州,因為冀州牧韓馥深知自己能力有限,無法在亂世中保全冀州,自己又是袁紹爺爺的門生故吏,因此直接讓位於袁紹了。回歸正題,楊修的出身可以說比袁紹更好,不僅是因為楊家是四世三公,就連他的母親也是袁紹的妹妹,雙重四世三公!這是什麼概念?只要楊家跟袁家還有門生故吏在朝堂之上,就算皇帝想要動他也要掂量掂量。

東漢末年,皇帝雖然幾經輾轉,皇權也是被權臣玩來玩去,但是沒有任何人敢動楊修的父親楊彪,曹操也不例外。曹操本是宦官出身,一向是被朝堂上這些出身名門的官員們看不起的,但是迫於曹操的手握重權,敢怒不敢言。曹操在當時任人唯賢,重用有才能的寒門子弟,而名門世族之間是靠家族聯姻、互相推薦提攜的方式,在朝堂之中編織起一張張關係網,因此在當時,許多沒有能力的士族子弟也能因此身居高位。二者之間注定有難以調解的利益矛盾,對於這些所謂的名門世族,曹操是非常痛恨的,但是為了朝堂的穩定,加上迫於袁紹等諸侯的壓力,卻是遲遲沒有動手。

官渡之戰中,曹操一度落入下風,那些名門世族見此,都認為曹操將敗於袁紹,紛紛開始向袁紹互通書信,洩露軍情,這其中,便有楊彪。當曹操獲勝歸來,派人整理袁紹的書信,發現了這群士族們的苟且勾當,但是以曹操當時的實力,還不想與這些名門世族為敵,因此燒掉了這些書信。但是在書信燒掉之前,並不妨礙曹操觀看,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他肯定看過這些信件,也記下了這些隱患的名字。雖然並沒有當場處置這些人,但日後一旦時機成熟,這些名單上的人,一個也逃不掉吧。

隨著曹操羽翼漸豐,便覺得有實力能清除掉這些士族們。曹操先是征辟楊彪父子入朝為官,楊彪托病拒絕了,但是楊修卻是拒絕不得,就這樣,楊修成了曹操的幕僚。而後曹操開始用計誣陷楊彪與袁術互相勾結,將其下獄,然而卻遭到了孔融的強力反彈,以辭職為由逼迫曹操釋放楊彪。曹操不得已之下,便釋放了楊彪,命其告老還鄉,但身在曹營的楊修,最終卻命數難逃。

楊修憑借其才能與背景,逐步升職為主簿,並且與曹植關係很好,曹植也很佩服楊修的才能,與楊修的關係亦師亦友。恰巧此時是曹植與曹丕奪嫡的開始,楊修毫不猶豫站在了曹植這邊,身為四世三公的後人,若是能輔助未來的君主奪嫡成功,再續四世三公之名才算有所報復。然而,曹植在奪嫡之爭中的失敗,便是給楊修判上的死刑。失敗的關鍵事件是曹植醉酒夜闖司馬門,曹操大怒,曹植便失去了奪嫡的機會。

楊修與曹植一直是焦不離孟,但是在奪嫡的關鍵時期幹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楊修注定難逃罪責。但此時的曹操並未對楊修下手,此時下手會落人口實,楊修幫過曹植參與奪嫡,不能因為曹植奪嫡失敗就卸磨殺驢。為避免自己死後的曹丕兄弟之間殘殺和分裂,曹植的奪嫡勢力必須剷除,楊修必須死,但考慮到國家大事的需要,楊修還得留。惟一辦法,是在自己將死之前借罪名殺之,自己死後背負罵名好過留之禍害朝廷。深知曹操的楊修死得十分明白,莫須有的罪名並不是自己的真正死因,而是受到曹植奪嫡失敗的牽連。臨死前,他對故人感慨道:「我知道自己早就要死了,只是沒想到多活了兩年。」

楊修死後,曹操問竟然問楊彪:「楊太尉最近怎麼清瘦了許多?」曹操把他的兒子殺掉卻問他這樣的問題,這分明是曹操在向楊氏這樣的名門世族們示威。

由此觀之,楊修之死,主要原因其一出身、背景成為曹操不得不除的對象,曹操雖然做不到將名門世族們連根拔起,但是作為殺雞儆猴的對象還是很合適的。其二政治立場錯誤,注定也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就算曹操不殺他,曹丕即位後也不會有好下場。可歎楊修,雖有安邦定國之才華,但因為其身份注定難免淪為政治犧牲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