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之後,統一了整個北方地區,可謂佔盡了天時;孫堅、孫策、孫權父子,在戰勝黃祖、劉勳等諸侯之後,統一了整個江東地區,憑借長江之險,力抗曹魏,可謂是佔盡了地利;劉備和曹操、孫堅父子相比較,起步雖然晚,但是他佔據了人和,在短短的時間內,聚攏了很多優秀的人才,無論是智謀之臣還是永冠三軍的武將,在頂級的人才的儲備上力壓雙方,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在劉備死後,蜀國進入了沒有良將可用的局面,廖化反而成為先鋒的最佳人選,其實在三國的早期,劉備多地流亡、東奔西跑的日子裡,還是有機會尋找到更多人才的,只不過是由於機緣不到或者沒有看出這些人的潛質,而錯失了這些人,也沒有完全發揮出劉備這位伯樂的水平,別的不說,起碼要再湊齊第二批「五虎上將」那簡直是易如反掌。
第一位:龐德
龐德在沒有歸降曹操之前,是西涼馬超手下的心腹愛將,勇武膽氣過人,跟隨馬超大戰曹軍,作戰勇猛無比,勇冠涼州三軍,兵敗之後,隨馬超投奔漢中的張魯,張魯對馬超甚為禮遇,都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馬超,因張魯手下楊白等人想加害馬超,無奈之下帶領龐德的大哥龐柔等逃走,當時龐德臥病在床,沒有跟隨馬超一起投奔劉備。曹操平定漢中,龐德歸於曹操帳下,因經常騎著白馬馳騁疆場,曾經一箭射中關羽的頭盔,被關羽稱呼為「白馬將軍」。龐德因病沒有跟隨馬超和龐柔歸降劉備,但是劉備如果能讓馬超和龐柔,在龐德沒有受到曹操重視之前,暗地裡說服龐德,基於親情和多年跟隨馬超的考慮下,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但是劉備沒有這麼做,就這樣錯失了這員虎將。
第二位:太史慈
太史慈弓馬嫻熟,武藝超群,也是個大孝子,他和劉備認識的時候很早,那時的劉備還投靠在公孫瓚的麾下,為了救孔融,太史慈單槍匹馬衝出重圍,尋找劉備去求援,在當時的情況來看,劉備和太史慈雙方之間的印象,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惜的是當時劉備的形勢也不如人意,再加上劉備也沒有把太史慈,當做和趙雲一樣的潛力股對待,導致了兩人失之交臂,這員猛將最後投奔了江東。
第三位:文聘
文聘本是荊州劉表的愛將,而當時劉備就在荊州,可以說是和文聘交往多年,不管是處於私人感情還是對文聘個人能力的瞭解,應該都比較深刻。在劉表死後,荊州失守之前,如果劉備能果斷聽從諸葛亮的話,早點行動的話,文聘成為劉備部屬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荊州大亂之後,劉備反而倉皇逃跑,也丟失了招募文聘的可能性。
第四位:張任
張任是劉璋的部下,據說是趙雲的師兄,是文武雙全的一代著名將領,也是西川武將的首領,劉備率軍攻打劉璋的時候,張任帶兵迎戰,雖然兩次被擊敗,但是也讓劉備損失不小,也可謂是不可多得的一個帥才,在三國演義裡,更是在落鳳坡射殺掉鳳雛龐統,讓劉備失去了重要的謀臣。在兵敗被俘後,劉備勸其歸降,奈何張任寧死不降,也令劉備歎息不已。其實憑劉備能夠說服黃忠的本事,如果能夠真心、耐心的勸說張任,這位有勇有謀的大將,也是很有可能歸降的,殺之確實可惜。
第五位:張遼
張遼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曾率軍攻打東吳,差點活捉了孫權,也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在沒有跟隨曹操之前,是呂布手下的大將,在跟隨呂布逃亡的過程中,結識了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而關羽和張遼很是對脾氣,互相引為知己,呂佈兵敗,張遼被俘,因為主導的一方是曹操,而且曹操對張遼相當的重視,也導致和張遼的緣分截止於此。
這第二批的「五虎上將」仔細想想,劉備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組成的,而且這五個人組成的隊伍,比起「五虎上將」不論是從武力或者綜合能力來對比,也不逞多讓,如果有了這兩批的虎將軍團,劉備在征戰天下的時候,加上諸葛亮的運籌帷幄,若有他們在,橫掃天下沒有問題,最後也不會導致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了,可惜,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