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龐統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在古代,內靠文臣外靠武將,想要在亂世之下開拓疆土,對於一個上等的謀略是必不可少的,而出名的謀臣在我們悠悠的歷史長河之中,就像天上的指路明星,引領著自己的主上揚名立萬,取得江山。在三國時期可謂是群雄爭彩,出了很多有名的謀略家,但伴君如伴虎,光光靠謀略就能使得自己受重用,而不受到君主猜忌是遠遠不夠的,例如楊修就是情商太低,雖然很有才能,可處處都想讓別人知道他多麼有才能,一點小功也要爭,曹操怎麼能容他,最終引來殺身之禍,而聰明的謀臣都是去引領著自己的主上,所謂功不蓋主,或是多出幾個策略讓自己的主公去做選擇,話語權還是要留給自己的主公,這樣就不會讓主公認為受到擺佈。
臥龍鳳雛是當時頂級的謀略家,他們皆為劉皇叔所用,當時為了入川,龐統就給劉備出了上中下三條策略:上策:派精兵良將,趁夜晚行動,偷襲劉璋,此時其沒有任何防備,而且為人軟弱不堪,可一戰拿下成都。中策:劉璋的麾下有高沛、楊懷兩名良將,對劉備十分恭敬,如果劉備稱軍中有急事要回荊州,此二人必將帶少數人馬相送,可以趁機將二人拿下,劉璋賬下在無能將,可一舉拿下成都。下策:回白帝城,從長計議。
已劉備的仁德,是不可能選擇上策的,因為剛剛入川,這裡的百姓不認識他,對其沒有任何的瞭解,貿然拿下成都,可謂生靈塗炭,不會得當民心,就算得到這裡,也不會長久,當年江東孫策,就是以暴治國,走到哪殺到哪,不然也不會惹來百姓的刺殺。
而且龐統是知道劉備不會選擇上策的,因為曾在劉璋歡迎劉備的宴會上,龐統就建議劉備趁機殺掉劉璋,既不用動兵就可以奪了成都,可是劉備認為這麼做太不光彩,有違他的作風,不採用這個計謀。
而下策其實就是龐統隨便說的,僅僅是多了一個選擇而已,劉備費力這麼大的力氣才打入了西川,如今只差一步,就可以完成初步的戰略定制,怎麼可能退回去從長計議,所以上策違背劉備的道義,下策是不可能選的,龐統出了這三策,就已經知道劉備一定會選中策。
因為劉備十分看重百姓所願,得民心者得天下,唯有選擇中策,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直接拿下成都就會喪失民心,而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去攻打就不會失去民心,那個時候一場戰役少則數日,多則以年開外,在加上奪下一個城池,劉備會立刻安民,減免稅收,為百姓做福利,幾年的時間劉備在仁德在西川受到了百姓的愛戴,甚至知道他要來攻城拔寨,百姓會出來像迎接英雄一樣,見到歡迎,所以等打到成都的時候,那裡的百姓早已經可以說是期待許久了。
然後一切如龐統所料,劉備拿下高沛、楊懷二將,一路高歌猛進直奔成都,收盡民心,百姓十分得愛戴,這也促使其西川之路,戰無不勝,沒有任何有力的阻撓,十分的輕鬆。
龐統這樣的謀臣情商智商兼備,短短的幾年在蜀軍中就得到了重用和劉備的信任,但是由於此人好用險招,性情也非常灑脫,又善於統帥帶兵,最後也就造成了他的英年早逝,落於雒城。
由此可見,不管什麼年代想受到重用,光有才是不行的,要會做人,就算再有本事,君主用的不舒服,有才也難以得到施展,更甚至遭到殺身之禍,這樣的事情自古以來不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