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結局分別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結局分別如何?

曹操的五子良將結局如何?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裡面,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都有著各自的一批猛將,劉備手下有「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這五位都是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曹操則有張郃、張遼、樂進、於禁、徐晃這五子良將。五子良將作為曹魏集團有名的大將軍,個個身懷絕技、武功蓋世、謀略過人,統兵打仗的能力都很強。他們的結局也大略相同,除了於禁之外,全都是死於箭下。

張遼

張遼並不是出山就跟隨了曹操,張遼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投降曹操之前的張遼只能算是小有名氣,自從歸順曹操之後,跟著曹操東征西戰,張遼的一生幾乎都在戰鬥中度過,因為個人能力的突出逐漸脫穎而出,成為曹操麾下能力最全面的大將之才。

張遼一生戰功無數比如白馬之戰協助關羽,勸降昌豨,隨曹操平定袁譚袁尚,收復東萊諸縣,大破烏桓陣斬烏桓單于蹋頓,平定陳蘭、梅成叛亂等等。張遼一生最輝煌的時刻還是在逍遙津,此戰打出了張遼的威名,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典故和傳奇。唐代曾追封64名古代著名將領,三國時期有9人入選,張遼就是其中之一,逍遙津之戰當是他入選的主要理由。

張遼一生非常忠誠於曹操。張遼與曹操可以說是千里馬遇到伯樂。曹操晚年拜張遼為征東將軍,相當於東部戰區司令。曹丕繼王位後,對張遼也十分恩寵。公元221年,剛上台不久的曹丕,趁江東慘勝之際,出兵三路攻打東吳,但孫權早有準備,曹魏的三路大軍皆以失敗告終,在這場大戰中,張遼被丁奉射中腰部,回到許昌後不治身亡。

徐晃

徐晃也不是一開始就跟隨曹操,徐晃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隨後,徐晃就作為曹操的一員將領開始東奔西討,屢立戰功。

徐晃最亮眼的就必定是解樊城之危,當時關羽大敗於禁,聲威已響徹華夏,雖然當時的格局是關羽被呂蒙偷襲了荊州,但當時關羽的實力仍然不可小視,徐晃手下當時只有1萬餘人,後調給他也不過2-3萬人,而曹仁駐紮樊城,虛晃就用這幾萬人解決了樊城之圍。曹丕建立曹魏後,徐晃跟隨夏侯尚擊敗蜀漢大將劉封,並奪取上庸郡等地。

相對於徐晃傳奇的一生,他的死略顯平庸。諸葛亮北伐時,蜀國叛將孟達想要重回蜀國,司馬懿便派徐晃前去圍剿。孟達被徐晃激怒,開弓便射向徐晃,不料徐晃額頭中箭。曹軍料其情況不妙,慌忙撤軍,大敗而歸。徐晃被抬到軍中時,已然性命垂危,雖然有軍醫搶救,但也是回天乏術了,一代著名將領就這樣陣亡。

張郃

張郃早期在黃巾之亂時參軍,跟隨韓馥鎮壓黃巾,而後在袁紹手下效力,在官渡之戰的時候,張郃向曹操投降,張郃雖然是降將,但是卻非常受曹操的重視,並且親自迎接張郃,封他為偏將軍和都亭侯。

張郃跟隨曹操之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劉備猛攻漢中,使得主帥夏侯淵陣亡,此時張郃負擔起抗擊劉備的大任。成為曹魏西部戰場的最高統領。在曹操老一輩的戰將中,病的病,亡的亡,張郃算是為數不多的能撐起一片天的老將。按理說他位高權重不需要親子上陣,但就在晚年的一場平淡無奇的追擊戰中,他卻意外的丟掉了性命。

公元231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此戰,在諸葛亮撤軍時,張郃追到木門谷,與蜀漢大軍交戰,卻被諸葛亮的伏兵亂箭射死,一代著名將領,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於禁

五子良將中,前期地位最高的就是於禁,於禁最初隸屬將軍王朗,後來王朗大膽地把於禁推薦給曹操,並稱於禁是塊兒大將的料。於禁武藝超群,善用長槍弩箭,一手連珠箭世間罕見,且足智多謀,軍法嚴明,深得上下級的認可與支持。最終,於禁靠著赫赫戰功成為的曹營五子良將之一。

在襄樊之戰中,於禁和他的數萬大軍被關羽擒獲。被伏後,於禁因貪生怕死,主動降了關羽,關羽被殺後,於禁流落至東吳,後又被孫權送回曹魏。但此時曹魏已發生了變故,掌舵人由曹操變成了曹丕。曹丕很不待見於禁,還在太廟畫壁畫一副連環畫。其中龐德大義凌然寧死不屈,自己跪在地上,搖尾乞憐。於禁徹底的崩潰了,最終於禁在他人的恥笑和羞辱中,鬱鬱而終。

樂進

樂進是三國中存在感很低的一員曹魏武將,樂進基本上參與了曹操開拓時期,大大小小的戰役,幾乎每戰先登,不負「陷陣都尉」之職。

三國演義中,沒有明確提到樂進死於非命,但從原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樂進可能死於合肥之戰。孫權趁曹操用兵漢中之際,親率十萬兵馬攻向合肥。此戰,樂進、李典、張遼三位將領共同抵抗孫權,東吳將領將領甘寧釋放冷箭射中了樂進面門,樂進當場翻身落馬,這一戰之後,樂進在三國中再沒有出場,由此可以推斷,樂進可能死於此戰。此時樂進只有三十六歲,屬於英年早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