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樊城後 孫權為什麼不留關羽一條命?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關羽兵敗樊城後 孫權為什麼不留關羽一條命?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於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8月,山洪暴發,淹於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於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並於樊城北布下陣地,以防北方曹軍援兵;同時派人向附近郡縣策反,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許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應關羽;陸渾人孫狼聚眾暴動,響應關羽,鄴城魏諷乘機企圖發動政變;即所謂「威鎮華夏」。

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並命著名將領張遼火速援曹仁。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後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漢水),防關羽順流而下。呂蒙至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劉備。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繫,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遙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據點,大破關羽,並乘機打通樊城路線。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斷關羽糧道,關羽節節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士兵得知家屬獲厚遇,士氣劇降;後關羽敗亡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曾水淹於禁七軍,軍威大振,曹操曾議遷都以避其鋒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東大將呂蒙乘關羽與樊城守將曹仁對峙之時偷襲荊州,攻佔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關羽兩面受敵,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紮在麥城。呂蒙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偽稱投降,在城頭立幡旗,假做軍士,自己卻逃走,只有十多騎跟隨。孫權派朱然、潘璋斷了關羽各路,在臨沮捉獲關羽和其子關平,隨即將其處死。

處於當時的孫劉聯盟,即使孫劉聯盟破裂後,孫權本可以留關羽一條姓名!但是為什麼孫權不留呢?反而連其子關平一起殺!

我們知道孫權背叛劉備聯結曹操奪取了荊州,孫權一定知道劉備絕不會善罷甘休,這個時候孫權為何不將關羽扣留拿來做向劉備談判的籌碼呢?而是選擇殺掉關羽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使得孫權不能這樣做,首先這時的孫權已經和曹操結盟,如果他和劉備談判達成了協議放回關羽的話,那這種行為就是在公然表示他背棄了和曹操的同盟,孫權放回了關羽肯定會激怒曹操更有甚者會招致曹操的討伐。

其次是關羽對劉備忠誠堅定不移,據《蜀記》記載關羽被俘之後孫權欣賞關羽的才能想要招降他,但是孫權身邊的人卻堅決反對,他們認為關羽對劉備的忠誠是不可動搖的,當初曹操招降關羽最終還是沒能阻止關羽回到劉備身邊,後來曹操被關羽所逼迫的幾乎要遷都,所以必須將關羽殺掉!所以我們說關羽是不會被孫權所用的,因此孫權只有殺掉關羽。最後就是關羽的影響力,客觀的講關羽在當時名義上是劉備的部將實則可以說是一方諸侯了。當時關羽不僅節制荊州而且在很多地方的割據小勢力都遙相與之呼應,據《三國誌 關羽傳》記載「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由此足見關羽的影響力的確是很大。假如孫權將關羽放回,那麼將來關羽帶兵搶奪荊州必會成為東吳的心腹大患。既然關羽不能為孫權所用,而且放回關羽不僅會得罪曹操又會給自己多個強敵,因此對於孫權來說最好的結果那就是將關羽處死了。

上面所說的都是孫權殺關羽的客觀原因,其實孫權和關羽還有一些個人的「恩怨」的。原來孫權曾為自己的一個兒子派使者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見到孫權的使者之後不僅拒絕了孫權的請求還辱罵了東吳的使者(據說當時關羽還罵「虎女怎可配犬子」),事後孫權得知之後怒不可遏。史書記載「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大概在這個時候孫權就起了殺關羽之心了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