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瞭解:姜維北伐和劉禪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姜維北伐真的錯了嗎?劉禪為什麼還要執意支持姜維?
如果姜維北伐的結果是成功的,那麼大家就不會質疑姜維要不要北伐。你要不要創業?這是很多人需要面臨的問題。創業路上那麼多困難,隨時都有可能一敗塗地,難道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說不創業嗎?
誰都想搏一把,人生不過數十載光陰,但凡有一絲希望,誰也不願意輕言放棄。姜維也是這樣,只要他北伐之戰打贏了,憑什麼他就不能功蓋千秋,名垂青史呢?
01姜維北伐,可以完成恩師諸葛亮的遺願。
在姜維心目中,劉禪的地位或許還真的比不上諸葛亮。因為諸葛亮曾經悉心教導過姜維,算得上是姜維的恩師。
禕至,敵遂退,封成鄉侯。琬固讓州職,禕復領益州刺史。禕當國功名,略與琬比。十一年,出住漢中。自琬及禕,雖自身在外,慶賞刑威,皆遙先諮斷,然後乃行,其推任如此。後十四年夏,還成都,成都望氣者雲都邑無宰相位,故冬復北屯漢壽。延熙十五年,命禕開府。十六年歲首大會,魏降人郭脩在坐。禕歡飲沈醉,為脩手刃所害,謚曰敬侯。---《三國誌》
諸葛亮這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北定中原,還於舊都。恢復漢室江山的夢想,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實現,可是姜維希望幫助恩師完成這個夢想。
諸葛亮去世以後,蔣琬代替了諸葛亮的位置,但是他是主和派,此後老資格的費禕又代替了蔣琬的位置,他也是主和派。
一直身居要職的姜維,始終無法自主決定北伐的權力,這是姜維最要命的地方。不過慶幸的是,在蔣琬、費禕的努力之下,季漢王朝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老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富裕了起來。這為後來姜維北伐,創建了不少經濟資本。這個時候費禕被刺殺身亡,整個蜀漢能夠接替費禕的人,可能就是姜維了。因為姜維的資格老,能力強,又是多年在軍旅中鍛煉出來的老將。所以劉禪放心地將天下兵馬交給了姜維。姜維覺得這是老天爺在幫他,希望他在有生之年完成諸葛亮的遺願。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姜維便有了北伐的計劃。九伐中原的結果,我們瞭解,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即使有勝利的時候,卻也無法撼動大局。不過姜維的北伐,震懾了曹魏江山,也讓季漢軍民充滿了信心。
他的時機至少是對的,畢竟季漢也經歷了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完全具備了北伐的條件,只是後來一直打不贏,就有些窮兵黷武的意味了。
02姜維北伐,可以延續季漢王朝的統治。
季漢王朝的建立基礎,是恢復漢室江山。劉備為什麼能夠登基?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曹丕害死了漢獻帝劉協,自己謀朝篡位登基做了皇帝。
後來我們瞭解漢獻帝劉協並沒有死,而是被封為山陽公。可是當時信息閉塞,大家都認為漢獻帝劉協死了,只有劉備這個手握軍事集團的皇族後裔,才有資格做皇帝。
二十年,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分關中兵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復率數萬人出駱谷,逕至沈嶺。時長城積穀甚多而守兵乃少,聞維方到,眾皆惶懼。魏大將軍司馬望拒之,鄧艾亦自隴右,皆軍於長城。維前住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景耀元年,維聞誕破敗,乃還成都。復拜大將軍。---《三國誌》
所以劉備是在這個基礎上做了皇帝,但是經歷了夷陵之戰以後,為什麼很多人叛變了呢?我認為除了看出劉備大勢已去之外,漢獻帝劉協活著的消息,也傳到了季漢朝廷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多虧了諸葛亮南征北戰,最終成功挽救了季漢的江山。不過此刻季漢江山已經人心不穩,必須要通過某種力量才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由此我們瞭解了諸葛亮北伐的意圖,諸葛亮希望通過北伐告訴天下人,季漢從來沒有忘記過恢復大漢江山的志願。
也正是因為這一志願,使得季漢王朝的統治得到了正統思想的認可。可是後來呢?季漢王朝雖然經歷了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卻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質疑。季漢的豪族們開始質疑,季漢王朝是不是只想著偏安一隅?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樣的王朝還有什麼未來呢?所以人心再次亂了。在這個時候,姜維的出現,再次為季漢王朝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姜維不斷北伐,其實就是為了告訴季漢豪族們,朝廷從來沒有忘記過北定中原的夢想。這一軍事行動,使得季漢上下再次擰成了一股繩,再次有了全國上下一心的狀態。為什麼劉禪偏執地支持姜維北伐?道理就在這裡。有利於他的統治,何樂而不為?
03姜維北伐時,手裡還是有足夠的戰爭資本的。
費禕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不得不說,費禕治理季漢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早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蔣琬、費禕就是諸葛亮親自選定的繼位人,可見諸葛亮對未來的期許。
自己打了12年的仗,季漢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只有蔣琬、費禕這樣的人掌權,才能讓季漢王朝積累足夠的資本。等到費禕被人刺殺的時候,季漢王朝的實力其實已經足夠支撐他們北伐了。經濟上有了保障,姜維在大軍訓練上也從來沒有懈怠過,可以說,季漢王朝已經萬事俱備了。這個時候姜維至少可以調動10萬人馬左右的大軍進行北伐,而且糧草供應情況,比諸葛亮的時候要好得多,他為什麼不北伐呢?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除了第一次街亭失守外,基本上每次都是因為糧草跟不上供應,所以才會中途返回。
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三國誌》
糧草之所以供應不上,主要是因為糧草缺少,以及運輸麻煩。到了姜維北伐的時候,這兩件事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首先糧草經歷了二十年的積累已經足夠了,這麼多年開山鑿路,運輸糧草的通道也逐漸順當了。
總結:姜維北伐再錯,也比偏安一隅強得多。
很多人說,如果姜維不北伐的話,或許季漢江山還能再延續幾年。我認為如果姜維不北伐,可能不用別人來打,季漢江山內部自己就先會亂起來。
因為經濟條件提高了,貪官污吏也就多了。人民和朝廷之間的矛盾也就逐漸尖銳起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暴動是少不了的。
甚至可以說朝廷內部的矛盾也會逐漸增加,因為派系的鬥爭會愈演愈烈,到時候劉禪家族到底還能不能繼續執政,都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曹魏江山被司馬家篡奪,東吳江山多次被權臣把持,可是劉禪為什麼能夠長期持有政權?還不是因為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嗎?同仇敵愾之下,大家就會自然將矛盾一致對外。
一旦外界的矛盾不足以構成對全國人民的威脅,那麼季漢內部一定也會出現類似曹魏和東吳的亂局。所以姜維北伐再怎麼錯,都比什麼都不做好。
參考資料:《三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