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為何要投降導致蜀漢滅亡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太子劉禪繼位為皇帝,史稱漢懷帝。然而,劉禪在歷史上褒貶不一,有著昏庸愚蠢的,也有精明聰慧的。那麼,真實的劉禪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呢?
劉禪一生跟兩大貴人有著密切的關聯。
第一個貴人是趙雲。
劉禪字公嗣,是劉備的長子,小名為阿斗,他小時候便遭遇多次生死劫。公元208年,曹操領兵攻打荊州,劉備不願意投降曹操,於是便帶著百姓逃亡。
在長阪坡的時候,劉備被曹操打敗而開始逃跑。趙雲單槍匹馬地去營救劉備的妻子和孩子,面對萬千曹軍,趙雲絲毫不膽怯,一人救出了劉禪。趙雲也因在長阪坡的「單騎救主」名震天下。
而劉備看到趙雲為了救劉禪差點丟了性命,為了「作秀」的需要,竟把劉禪摔在地上。劉備這一摔,趙雲從此更加對其忠心,肝腦塗地的回報。而劉備這一摔也留下後遺症——摔壞了劉禪的腦子,從此劉禪變得傻乎乎了。
後來,劉備征伐蜀中時,孫尚香抱著劉禪回江東,幸虧趙雲及時知曉,並且攔江而截才救下劉禪。
可以說沒有趙雲,就沒有劉禪的登基,因此,趙雲當然是劉禪的貴人。
而劉禪繼位後,又出現了第二位貴人——諸葛亮。
作為托孤大臣,諸葛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邊盡職盡責地輔佐劉禪,一邊磨刀霍霍,然後六出祁山伐魏。然而,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等原因,諸葛亮的北伐並沒有成功。
公元234年,諸葛亮累死在了五丈原,劉禪聽聞噩耗痛哭不止。諸葛亮死後,姜維接過他的大旗繼續北伐,但都是徒勞。
諸葛亮死後31年,也就是公元263年,經過十幾年的修生養息,曹魏強盛起來,各種軍需物資非常充裕。司馬昭和身邊謀士參謀商議之後決定派鍾會為主帥帶領二十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強攻漢中的蜀軍並牽制蜀軍主力部隊;以鄧艾作為副帥帶領2萬
聽聞消息,劉禪急忙派遣姜維領兵抵禦魏軍,姜維的大軍在劍閣成功抵禦住了鍾會的大軍。但就在這時,鄧艾領兵偷渡陰平,然後如天兵般出現在成都城外。
來到了綿竹。當時鎮守綿竹的是諸葛瞻,他選擇和鄧艾的大軍進行決一死戰,結果戰死。鄧艾拿下綿竹並寫信逼迫劉禪投降。身在成都的劉禪慌亂之下,聽從了謀士參謀譙周的建議,選擇了出城投降。
對此,後人對劉禪的行為感到很不可思議,再次認為這是劉禪昏庸和傻的結果。因為劉禪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保住蜀漢:堅守。為什麼呢?
要知道,鄧艾的這支大軍不到2萬人。同時,因為偷襲的需要而選擇了輕裝上陣,所備乾糧也有限。而蜀國僅成都就有1萬守軍,而且還有3萬精銳鎮守南中,而屯重兵於劍閣的姜維也可以馬上抽調部隊回援。憑借成都城易守難攻,堅守數月沒問題,只要等姜維和南中的援軍到達後就可以合圍鄧艾部隊,然後再繼續和鍾會決戰劍閣。蜀漢只需要源源不斷的補給劍閣,鍾會時間了久了,缺乏供給,就只能退兵自保。蜀漢自然就無憂矣。
然而,隨著劉禪的投降,一切都改變了。因為主動投降,劉禪成階下囚後被封為安樂公。而當時的「攝政王」司馬昭之所以放他一馬,原因很簡單:劉禪在自己的門上寫了 「山中寨」 3個字。
群臣不解其中之意,司馬昭微微一笑,說:「無憂矣」。然後問眾人倒著讀是什麼——在山中。
劉禪的3個字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不想當皇帝,只想在山中度過餘生。面對如此淡泊名利之人,司馬昭自然也就收起了殺心。同時,吳國還沒有滅,司馬昭留著劉禪也是為了「投降」吳國做伏筆。
由此可見,劉禪其實並不傻,他達到了大智若愚的境界。或許真實的劉禪就屬於大事糊塗,小事精明的「雙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