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曹奐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志圖恢復的魏國年輕皇帝曹髦260年五月在與權臣司馬昭的冒險拼爭中被刺身亡,朝中公卿商議迎立皇族中的常道鄉公曹璜繼承帝位。曹璜字景明,為燕王曹宇的兒子,是曹操的孫子,258年被封安次縣(治今河北安次西北)常道鄉公。魏國朝廷在處置曹髦的安葬事宜時即派司馬昭長子司馬炎前去迎請曹璜到洛陽,曹璜時年十四歲。
曹璜未到京都時,皇太后發詔說:「帝王的名字,應該難於冒犯容易避諱才好,常道鄉公名璜,名字卻很難避諱。大家可以商量改個名字,考慮好即啟奏上來。」按照易於避諱的要求為皇帝改名,能免除普通人對皇帝名諱的冒犯,這也是當時傳統社會中正常的考慮。朝臣很快將其名字改為曹奐。這位來洛陽繼任皇帝的年輕人尚未向群臣亮出自己的真實面孔時,代表個人符號的原初名字就被他人更改,他是為別人的政治目標來到洛陽的。《三國誌﹒魏書四》敘述了他來到京都後幾年間魏國朝中發生的事情。
曹奐六月初到洛陽見到了郭太后,當天在太極前殿正式登基稱帝,這是曹魏政權的第五任皇帝。登基儀式後朝廷大赦天下,將曹髦時的甘露年號改為景元,對群臣按爵位分別予以賞賜。曹奐即位第三天,即拜大將軍司馬昭為相國,封晉公,食邑增至十個郡,加九錫之禮;另對司馬家族子弟中沒有爵位的都封予亭侯,賜錢千萬,帛萬匹。前任皇帝曹髦與皇太后已曾幾次封給司馬昭上述官職爵位,都被他本人所拒絕;曹奐上台後繼續做這種讓司馬昭表現自己謙遜無慾的政治遊戲,這次給予司馬家的名譽利益更大、受眾面更廣,司馬昭一如既往地予以拒絕,雖然這種遊戲效果的邊際效應逐漸降低,但卻顯示了新任皇帝的政治態度,燙平了新皇帝對待司馬家族的奉承模式,其政治意義與以前是有所不同的。
這年十一月,燕王曹宇給皇帝曹奐上表祝賀冬至。曹宇是曹奐的親生父親,但按照國家君臣關係,曹宇仍然向曹奐稱臣,這自然是合於傳統社會的基本規則。曹叡執政時曾作出規定,由外藩諸侯王入朝繼承君位的人,一定要堅守前任皇帝後嗣的大義,禁止繼嗣皇統的外藩子弟與生父母等原親屬相互往來。但曹奐十四歲離開家人進入皇宮,突然讓父親在其兒子面前稱臣,公卿們總覺得有些不合適之處。皇帝曹奐為此下詔說:「古代的諸侯王們,也有對皇帝不行君臣之禮的。父王應該依照古人的這種做法,這也包含對您的報答。承嗣了帝位的人,使親屬都降低了身份,難道這樣是對皇帝的尊重嗎?若親屬家人都自稱『臣』、『妾』,也不合情理。一切都應依照禮儀典章去做,盡量做得合理。」朝中禮官進奏說:「燕王是陛下的至親,又有先帝分封的王爵,如果完全依據正典,稱呼燕王恐怕不太方便。建議陛下對這事作特殊處理,給燕王以不稱臣的禮遇。」禮官為此提出了父子雙方通信時的基本格式、在正式文書與國家典禮中的不同稱謂,以及宗廟祭祀中的名諱使用等不同場合的處置方式。
曹奐上台不久即碰到了如何對待父子關係的問題,按照曹叡當年金冊書寫、藏於宗廟並載入國家法典的嚴格規定,君臣們都不應該考慮原有的親屬關係,這是當年曹叡對養子曹芳做出的設定。現在曹奐的生父國人皆知,他與曹叡在輩份上為同族兄弟,難作曹叡及其後任皇帝的繼嗣人。曹叡的規定在此顯示出了不大適合之處,當事人曹奐自然有做出變通的心理要求,但事情很快能得到有關部門與官員的著意設計解決,就不是上台數月的曹奐能夠逞意決定的。國家執政集團司馬氏在君臣關係上發生過嚴重的錯失行為,以後仍然要在這一關係上做出有利自身和侵犯君權的事情,他們不希望國家皇帝和現世君主繼續保持高大無上的權威,這裡借皇帝曹奐的父子之情降低皇帝的至高無上,既合於人情,也符合他們集團的政治需要。事情是通過皇帝與部門官員的活動完成的,司馬集團的主要人物並沒有出場,但事情的發起和結果應該離不開他們背後的操縱。
在曹奐在位的前三年中,史書中記載的事情屈指可數:安葬山陽公夫人。260年夏,東漢末代皇帝山陽公(漢獻帝)的夫人曹節離世,曹奐幸臨華林園,派特使持節代表朝廷追諡夫人為獻穆皇后,其安葬時所用車馬服飾和禮儀都用漢代舊制。山陽公夫人是曹操的女兒,應是曹奐的姑姑,在劉協234年逝後生活了二十六年,她是曹奐當時在世不多的上輩親屬。邊遠部族前來貢獻。261年七月,樂浪郡的外族韓、濊貊等部落首領各率其部屬來魏國朝中進貢,表示歸附。262年四月,遼東郡報告肅慎國派使節前來進貢,獻上他們製造的弓三十張,每張長三尺五寸;楛木製的箭矢長一尺八寸,另有石弩三百枚,牛皮加鐵製成的盔甲二十套,貂皮四百張。肅慎國與中原相距遙遠,極少往來,需要經兩次語言翻譯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這是他們繼236年向魏國貢獻寶物後的第二次進貢,當然屬於一種國家行為。兩封司馬昭。261年八月和263年二月,曹奐又兩次下詔封大將軍司馬昭為晉公,拜相國,賜九錫,一如先前的詔命,均被司馬昭力辭而未果。當時的人們自然不清楚掌握國政的司馬昭為何要如此不厭其煩地折騰,他操縱皇帝不斷詔封自己官職爵位,然後又反覆拒絕,真不知究竟要曹家皇帝配合他耍出什麼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