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國中,存在感最弱的當屬東吳,由於不涉及正統之爭,也沒體現出強烈的要統一天下的願望,所以,人們對東吳政權的關注也不像蜀漢和曹魏那樣多。但是沒有東吳,也就沒有赤壁之戰,沒有夷陵之戰,三國也許就不是我們看到的樣子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從南方對抗北方的角度來說,曹魏的主要對手應該是孫權,因為蜀漢經過關羽失荊州和劉備的夷陵大敗,其實已經沒有力量對曹魏形成主要的威脅。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行為,從本質上來說,只是在為注定被滅亡的蜀漢續命。
如果不北伐,失去了進取心和進軍目標的蜀漢也許會瓦解得更快,再加上劉禪的闇弱,以及蜀漢文武之才都十分匱乏,蜀漢的命運真的處在「危急存亡之秋」。而孫權的吳國,經過孫氏家族三代人的經營,從地盤、人才、兵力方面,都比蜀漢好得多。
而且根據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誰得到了荊州,誰就有可能進取中原,一統天下。但是,為什麼孫權卻沒能統一天下呢?這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東吳的客觀條件和孫權的主觀能力
曹操的家族勢力最大,招攬人才最多,又佔據北方的廣袤土地,因此力量最為強大。劉備雖然力量弱小,但有皇叔之名,所以一些反對曹操,又有重興漢室理想的人會選擇劉備。而孫權父親孫堅、哥哥孫策,雖然都很有才幹,但是可以憑借的政治優勢並不多。加上孫權年少掌權,其實在天時方面也不佔優勢。
我們普遍認為,孫權所據有的江東,最明顯的優勢在於地利,可以憑借長江天險,固守基業,但這種固守也只有利於固守,而不利於北上攻取中原。而江南地勢低窪,與曹魏政權佔據的大片平原地區是無法相比的。
即使面對勢力遠不如自己的蜀漢政權,孫吳也沒有絕對的優勢。蜀漢政權疆域雖小,確在長江上游,想要攻打東吳,隨時可以順江而下,毫不費力地攻打東吳,而東吳要攻打蜀漢,則不但要逆江而上,還要跨越崇山峻嶺,途中一定會面臨戰線過長,人馬和糧草都難以為繼的困局。
再加上孫權統治的江南地區,在當時還有大量沒有得到開發的土地,即便是得到充足開發,江南多水澤的地貌特徵,也使得大量土地並不適宜耕種。況且,東吳境內還有山越等少數民族的侵擾,那些被少數民族控制的地盤,是不被孫權控制的。
再說人才,孫權統治的前期,江東確實稱得上是人才濟濟,以至於周瑜死後有魯肅,魯肅死後又有呂蒙和陸遜,但是陸遜之後,江東也沒有再出現多麼知名的帥才。綜合所有的客觀條件來說,南方對抗北方,只可能是一時的,不可能長久,更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再說孫權的主觀能力:孫權的個人能力是很強的,連曹操與孫權作戰沒能取得半點進展,都覺得生兒子最好就應該生一個像孫權那樣的。但是這也只能說明孫權的守成能力是值得被充分認可的,並不能說明孫權有能力成為一個開拓進取,一統天下的君主。
其實對孫權能力認知最為清晰的,應該是他的哥哥孫策,能征善戰的「小霸王」孫策在公元200年突然遇刺,臨終時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的意思很明顯,他希望孫權做一個能守得住江東基業的君主就可以了,至於開疆闢土,一統天下,他也許早就知道,這個要求對於盤踞江東的孫氏家族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也許以孫策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的特質,他根本就想不到那麼遠。
也許通過他人的評價,我們仍然很難斷言孫權開疆闢土的能力不足,那麼我們就用事實來考察孫權的對外戰績。赤壁之戰的成功有賴於周瑜的指揮若定,取荊州有賴於呂蒙,對抗劉備,取得夷陵之戰反攻的勝利,功在陸遜。
我們不能不說,孫權是一個善於識人用人的君主,但是他自己的戰績,就真的不那麼輝煌了。孫權自己與曹魏之間發生的戰爭集中在對合肥的爭奪中,戰爭陸陸續續進行了十一次,結果大都是無功而返。
在逍遙津之戰中,孫權親領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卻被張遼、李典、樂進等人以7000軍隊殺得大敗,如果不是凌統率領親兵拚死保駕,孫權就做了俘虜。也許是曹操早就看到了孫權進兵合肥的意圖,也許是張遼等人確實是孫權的勁敵,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孫權不善於臨陣突擊。
作為一個開國君主,親自臨陣作戰的能力是必須的,而至關重要的一點,恰恰是孫權的短板。
荊州之爭與陸遜之死
荊州作為三國時期的戰略要地,又是當時天下的第一大州,自然成為魏、蜀、吳三家必爭之地。劉備借荊州(其實借的是南郡,並不是全部的荊州)是因為當時還沒有一塊完整的根據地,而後劉備雖然取了益州,但是基於荊州地位的重要性,劉備和孫權一直沒能達成真正統一的意見,一方面,關羽守著荊州,絲毫不肯退讓;一方面,孫權也在為劉備逐步發展的勢力而憂慮。
在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守荊州的壓力已經空前增大,但是劉備前期為了加固孫劉聯盟,也是做了讓步的。赤壁之戰後,劉備自己攻下荊南四郡武陵、零陵、貴陽、長沙,劉備將長沙、貴陽給了孫權交換了江陵,這時孫權其實是不應該因為荊州之事使孫劉聯盟再次破裂。
但是巨大的現實利益和被劉備勢力發展深深威脅到的孫權,做了襲取荊州的決定。這一決定遏制了劉備勢力的發展,讓孫權獲得了最大的利益,但是從長久利益來說,孫權不僅得到了自己應得的,還拿走了劉備的地盤,而且對關羽痛下殺手,這是劉備所不能忍的。
如果孫權不殺關羽,對劉備的攻伐不失分寸,而是適當利用有利形勢提出一些交換條件,這都屬於正常,劉備想必也不會不聽勸阻執意發兵攻打東吳。孫權取荊州,雖然暫時取得了絕對的勝利,但嚴重削弱劉備勢力,造成蜀、吳合力也不能戰勝曹魏的局面,而且將政客本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連蜀抗魏和連魏抗蜀之間搖擺,雖然出於自身利益有不得不這樣做的考慮,但也丟掉了信譽和許多本來可以爭取的政治資本。
善於權變,趨利避害看似是一種優勢,實際上卻讓蜀、魏雙方都產生了戒心。夷陵之戰後,孫權雖然再度和蜀漢聯合,然而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孫權也沒有採取多少有力的行動相助,而且從未放棄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
也許孫權的格局,從來就不是志在天下,而是就勢取利。因為格局不夠大,孫權到了後期甚至還做出了自毀長城的行為。陸遜在夷陵之戰中,幫助孫權戰勝了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後步青雲,一直做了丞相。本來,陸遜應該是孫權最信任、最倚重的股肱之臣。
在一段時期內,孫權對陸遜的尊寵無以復加,陸遜在東吳的地位,甚至和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相似,但隨著太子孫登的死亡,這種局面被打破了。陸遜不可避免地捲入了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的儲位之爭,引起孫權的極大不滿與猜忌,招來殺身之禍。
其實,孫權後期昏庸與猜忌,主要是由於孫堅和孫策時期積累起來的人才漸漸凋零,孫權雖然必須依賴江東士族的支持才能確保江東穩,但他又無法真正信任那些一旦面臨外患就主張向曹魏投降的世家大族。陸遜雖然為孫權立下不世之功,但他出身江東大族,身份敏感。
以陸遜之死和殺張溫、流放虞翻等大族重臣等一系列事件使東吳朝廷陷入離心離德的局面,但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太子的廢立問題。
三、孫權後期的二宮之爭
被孫權寄予厚望的長子孫登英年早逝,使得太子之位出現了空缺。雖然孫權在孫登死後僅一年就重新立了太子,並為新任太子組建了精良的文官團隊盡心栽培,但孫和的母親王夫人因與步夫人所生的孫權愛女孫魯班不和,被孫魯班造謠與太子妃的家人密謀造反,又說王夫人在孫權生病時面有喜色,導致王夫人鬱鬱而終,太子孫和與孫權的關係逐漸惡化。
深受孫權喜愛的四皇子孫霸在孫和被立為太子後不久被封為魯王,有意與太子孫和爭奪儲位,使得兩宮矛盾愈演愈烈。朝中太子黨和魯王黨也造成了前朝分裂,太子黨和魯王黨互有爭鬥,造成了嚴重的內耗。思索多年的孫權決定避開朝廷的紛爭,另立幼子孫亮為太子,之後不久,孫權病逝,吳國出現了諸葛恪、孫峻、孫綝先後專權的局面。
東吳就在內部混亂和權臣當道危局中無可避免地衰落了。東吳之所以在蜀國被滅後,繼續存在了十多年,不僅是因為運氣好,有長江天險可以阻擋一時,也是因為晉武帝司馬炎沒有足夠的魄力,才讓東吳成為三國之中最後一個被滅亡的政權。
結語:
縱觀孫權的一生,雖然開拓能力不足,但前期鞏固江東基業,知人善任,敢於放權,從容應對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大軍壓境的危局,不失為一代英主。後期昏聵殘忍,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直接促成兩宮之爭,又為了平息儲位之爭,不惜幽禁、殺害自己的親生兒子,最後把朝政交給一個少不更事的孫亮和一個個權力慾旺盛的輔政大臣,使整個東吳烏煙瘴氣。
我們更加參悟了「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的真理,這漫長的一生,想要得到相對的圓滿,就必須慎之又慎,盡可能維持理智與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