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蜀漢擴張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時期,蜀國的人口總數,其實才不過100萬。國力甚微,甚至不如秦朝時的十分之一。
常備軍與後備軍傾國10萬,也就是說90餘萬人口要養活10萬兵力與近萬官吏,導致內部不穩需要借助戰爭來維穩。即使向著西南進軍,蜀漢的國力無法支撐後期的管理支出,包括軍隊駐紮、官吏任命、幫助西南地區開發土地,其擴張最好的選擇只能是北伐。
眾所周知,蜀國與魏國交界500多里,歷史上諸葛亮也曾經多次從這個方向,對魏國進行北伐。
正西是青藏高原,歷史上是由隋唐時期,吐蕃人才第一次打通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路。
而西南多山川密林,地勢環境複雜而蛇蟻猛獸叢生,不利於人口發展,且政權多立教化難,交通並不便利;兵力有限,諸葛亮要的是後方穩定。
蜀漢政治力量本身就分散且薄弱,三股勢力很容易導致內部權力爭鬥。再次,當時面臨的局勢,就是主動北伐或者被南征,守北尚不易,難有心力大舉西征;蜀漢建立政權的口號即光復漢室,敵眾友寡,把精力主要放在漢朝疆域之上,這樣可獲取蜀漢政治擁護的民心。
曹魏篡奪漢朝,如今還存活的好好的,向北發動戰爭,師出有名。如果贏了戰爭,還能贏得更多的人心。一旦向西南發展,很可能被東吳奪取荊州,或被曹魏奪去漢中,如若兩國聯盟危機彌深。
然而儘管先天條件不足,歷史上蜀國也並非沒有向西北以及西南擴張。劉備主政時,違背了聯吳抗曹的原則,進行了一場夷陵大戰。在夷陵之戰後,蜀國損失極大。
諸葛亮主政後,將這一原則又拉回正軌。再沒有向東打過,主要的方向還是向北,但蜀漢的疆域的確向著西北、西南兩面有所擴大。然而這個過程,雖然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無功而返,整體上看也並未取得重大成果,所以不太被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