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投降前,十萬蜀軍精銳怎麼不抵抗?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且看在鄧艾攻過來時,蜀漢高層的反應。
有人表示,吳蜀聯盟仍具備效力,所以現在大家應該棄城投奔東吳,謀求生計;
也有人認為,南中七郡的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應該舉國遷到南中;
還有人乾脆放棄了希望,一味地規勸劉禪應該棄城投降,免得生靈塗炭。
在文武百官之中,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支持劉禪與敵軍作戰到底。由此可見,在姜維之後,蜀漢已經沒有有骨氣有擔當的可用之臣了。除了那些在朝堂上大放厥詞的大臣之外,更多的人選擇了緘默,他們似乎預示到了蜀漢滅亡的場面。
對於這些「建議」,劉禪並沒有給出回復。反而是力主投降的譙周,對這些大臣的觀點一一給出回應。
第一,堅決不能投奔東吳。
其實,即便平庸如劉禪,也明白這個道理:如今蜀漢勢力已瀕臨滅亡,所以當年處於平等條件下簽訂的盟約早已作廢。況且,「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千百年來從沒有一個皇帝能在寄人籬下的情況下活得好好的。
如今的天下大勢已基本定型,魏國吞併東吳只是時間問題,而東吳的覆滅已成定數。不論時局如何發展,最後曹魏都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如果是這樣,投降東吳時就要承受一次屈辱,投降曹魏又要承受第二次屈辱。
這句話裡,其實是有潛台詞的,意思是:不如現在就投降曹魏,長痛不如短痛。
第二,堅決不能撤向南中。
「且若欲奔南,則當早為之計,然後可果;今大敵以近,禍敗將及,群小之心,無一可保?恐發足之日,其變不測,何至南之有乎!」相比於投靠東吳,遷都南中更像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計劃。但古往今來,遷都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籌備與安撫民心,倘若沒有做足準備工作,遷都無疑是不可能成功的。
現在提出遷都南中的,都是苟且偷安的奸猾小人,這些人難保會在遷都的過程中又想到什麼蛾子。如果他們真心想讓國家向好的方向發展,為什麼在戰爭爆發之前沒有打好預防針,說出遷都南中的計劃呢?時至今日,敵軍兵臨城下,國家危如累卵,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沒有幾個還肯為蜀漢賣命。沒準陛下前腳剛剛離開皇宮,後腳就有人鳩佔鵲巢發動叛亂,哪會讓陛下安然無恙地遷都?
第三,南中屬蠻夷之地。
「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居住在這裡的,是遠離禮教教化的方外之民。若不是丞相七擒孟獲,打服了南中人,他們怎會向蜀漢俯首稱臣?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人原本就不與我們一條心,我們帶著這麼多官員和百姓寄居南中,勢必要在當地佔用大量資源。屆時,不堪重負的當地人對蜀漢的反抗情緒會越來越高,所以不如不去。
何曾幾時,諸葛孔明也曾像現在的譙週一樣,在朝堂上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戰勝了一眾大臣。不過,諸葛亮是為了蜀漢之復興,而譙周卻是為了蜀漢之覆亡。
為什麼從譙周的話裡我們讀不到半點該有的忠誠呢?
這是因為,早年的劉備及蜀漢高層在入川之後,排擠了益州籍的官員。所以,譙周及與其關係不錯的投降派對蜀漢沒有一點歸屬感,巴不得這個政權早點土崩瓦解。
作為土生土長的益州人,最讓譙周難以接受的就是劉備、諸葛亮集團連年發動戰爭,窮兵黷武。他們雖然打著仁義的幌子入主蜀地,但所作所為無不是在壓迫當地的勞苦大眾。所以,在這個荊州系出身的高層全部退出政壇的特殊時期,走上主導地位的益州籍官員對蜀漢政權實施了最後的報復。
一番慷慨陳詞,堵住了一眾大臣的嘴巴,澆滅了所有人復興蜀漢的希望。就這樣,劉禪在譙周等人的誘導下,喪失了與敵人決一死戰的勇氣,大開城門投降,斷送了先帝、丞相為之努力了一生的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