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蜀粉吹諸葛亮的時候都喜歡照搬張儼的默記,完全無視了諸葛亮為了北伐搞的一系列外交手段,彷彿魏國用九州之力單抗蜀漢一個國家似的,這種操作挺能給諸葛亮招黑的。而且曹魏雍涼二州在諸葛亮時期確實無法抵抗,於是曹魏從荊州調來了張郃,從司州調了中軍,曹睿還說要用兗州豫州調資源來。姜維時期感覺雍涼經濟恢復了,兩個州還是能夠有效抵抗了。諸葛北伐失利,卻兵仗整齊,有序撤退,沒有潰敗,沒有慌亂,比起打敗仗就狼狽不堪的曹劉孫,不曉得厲害幾倍。那些鍵盤俠完全不知道做到這點有多難,回顧歷史上下三千年,又又幾人做到,只有輕狂書生才把打仗看成奇謀可成。
夷陵之戰打敗了也就算了,全軍覆沒太傷,從基層老兵和軍官到中高級將領整個斷層。有人分析過陸議這人的作戰風格,就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斬盡殺絕,但劉備出兵前估計沒人想到幾萬大軍會覆沒。蜀國富不過江東,論人才不及魏國,乃蠻夷之地,被統一是早晚的事,這點沒有異議。但蜀國有地勢天險,易守難攻,可依托有利地形,抗擊來敵,劉氏佔據蜀地後四十年才被魏國一統。這四十年也是魏國動盪時期,曹操病死後,曹丕和曹睿兩任皇帝,只有曹睿算是真正有功績,朝內也歷經爭權奪位,內耗極大。
蜀漢也有可能後院起火,南蠻安定過?還有什麼羌人,還有好隊友吳國時不時想搞點事情,蜀漢被滅的時候吳國在幹嘛?打合肥?不,人家在打益州。還有我們內部,益州派腦子裡只想投降,荊州派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二代們也有部分只想守成,不想進取。劉禪又是個不太勤政的,丞相的隆中對裡本來也是要等北方有變再兩路北伐的,後來硬打也是沒辦法,坐等對面有變這種事情太不靠譜了,變數太大,不如自己爭取爭取,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發展經濟和軍事力量是硬道理,但是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需要穩定的國內外環境和人才儲備。先說國內環境,益州是劉備攻打下來的,不是益州的士族心甘情願臣服劉備的,之前因為還有荊州,蜀漢的第一代創業的優秀文臣將領。如法正(雖然是益州人,但是心向劉備)、五虎上將都還在,無論在勢力和人才方面都可以和益州本地士族取得平衡,甚至是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後來荊州失陷,關羽、張飛黃忠接連身死,再逢夷陵之敗,蜀漢可謂元氣大傷。對益州士族的平衡被打破,然後就基本靠諸葛亮一人獨自大局。劉備立國的口號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平安」。諸葛亮明白,此時季漢國內除了他自己,沒人可以扛起北伐的大旗,因此北伐的有利之一就是用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還是就是培養軍事人才,以戰養戰,在戰爭中磨練將士。
為什麼諸葛亮不從自己的陣營裡找繼位人,而是找姜維?因為自己這邊真心沒有幾個可以繼承志向的人才,他也明白益州那些人基本是帶路黨。鄧艾幾千人攻進成都的時候,成都兵精糧足,足義禦敵。姜維壓根沒想到,官員們已經慫恿劉禪投降了,投降了。而且劉禪的降書裡這麼一句「其實我早就想投降了,只是有人一直不讓」。你說安心發展經濟和軍事,就諸葛亮死後,有多少人是真正想要這麼做的?朝內時不時給前線的姜維掣肘,把姜維排擠出朝堂,諸葛亮比誰都清楚那些人的心思。我認為北伐武侯壓著魏國打,並非企圖聽過戰役勝利換取戰略勝利,而是通過長期壓制和蠶食,促成「天下有變」這一契機。如果要通過戰役獲勝,就應該採取更積極冒險的手段,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可以說北伐還是貫徹了武侯一直以來的思路,即「天下有變」,唯一的區別就是失去荊州後,由「待天下有變」,改成了「促天下生變」。清朝入關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諸葛亮如果有司馬懿那麼長壽,魏蜀的命運可能都會改變,蜀漢繼續保持北伐壓力,司馬懿也許會被釘在雍涼,如曹仁一樣以一方統帥身份終其一生。丞相死前,季漢的元老系基本死絕,丞相為首的荊州系聯手東州系還能壓制蜀中本土系。丞相死後,楊儀帶著外來戶姜維,涼州系的馬岱又搞死荊州系二把手魏延,荊州系也基本完蛋,東州系的張松法正早死,黃權兵敗降曹,孟達反覆無常自作自受。最後可不就是益州系做大了嘛,帶頭做帶路黨。讓國足去和巴西踢球,雖然不覺得能贏,但不去嘗試不就更不可能贏了?更何況諸葛亮當教練的情況下,每次還都能踢平。諸葛亮六出祁山的丞相府設在漢中,劉邦也是在漢中待下去的,然後暗度陳倉。事實證明,普通人拼不過英雄,而英雄們相互拼的就是誰更能苟。
綜上所述三國網小編認為:蜀漢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可是後來關羽身死,荊州丟失,接著夷陵之戰大敗,劉備病故白帝城,蜀漢更是元氣大傷。第一次是關羽失去荊州,兩路攻魏計劃廢了,第二次劉備伐吳,蜀國精銳損失很大,第三次街亭被自己看好的馬謖坑,第四次五丈原,計劃很好,也不在有人為的過失,結果天下雨,放走最大的敵人。孔明打仗,國內經濟照樣在發展,人民照樣安居樂業,這就是人家能成為千古第一相的原因。魏國人多資源多,安心發展十來年,可以直接平推吳蜀。只能不斷騷擾,讓魏國無法安心生產。因為諸葛亮知道,他一死,後人絕對守不住。人活著不光有身體,還有精神。身體只是意志的寄托。所以,到現在武侯還沒有死。